|
郑爱卓,女,1934年9月生,浙江乐清人,群众,曾获浙江省“文明家庭”、温州市“十星级文明示范户”等荣誉称号。多年来,她以善待人、以德育人,关心邻里、乐于助人,用点滴善行诠释着平凡人不平凡的光彩,以言传身教培育了孝老爱亲、乐善好施的好家风。
点滴善举筑文明 小城大爱暖人心
七八十年代,翁垟街道华新村还没有电灯,夜晚的村庄一片漆黑。郑爱卓家门前的那条路是村民们通往外界的必经之路,但路况极差,夜晚行走十分不便。郑爱卓担心过往行人会摔倒或出意外,便每晚点一盏汽油灯挂在门外,为行人照亮前行的路,这份善举从未间断。
郑爱卓家附近住着一家人,这家兄妹三人很小的时候就没了母亲,其父亲为了维持生计,长年在海上做运输工作,顾不上家里的孩子。郑爱卓为了让这家的“顶梁柱”安心在外工作,主动帮助照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郑爱卓的善心不仅体现在对邻里的关怀上,更体现在对村民的无私帮助上。郑爱卓的儿女长大成家后,时常寄来各地的特产,郑爱卓总是毫不吝啬地与村民们分享。遇到乞讨者,她更是慷慨解囊,不仅给食物,还直接给予金钱帮助。每年,她都会将儿女给的压岁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捐助金额达数万元。
2010年,一个暂住在华新村的外乡人不幸意外身亡,因家境困难,郑爱卓一家主动送上2000元给予帮助。得知一名得了骨髓炎的病人凑不够钱动手术,郑爱卓一家立马送去2000元,解了燃眉之急。郑爱卓与子女商议后,还把子女给她的压岁钱变成爱心款,分送给村里的困难家庭。
“在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同时,更要教他们从小懂得感恩、孝敬老人、与人为善。”郑爱卓始终认为,父母在教育子女上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正是这种身体力行的示范,将仁爱助人的家风深植于子女心中。
丧仪革新破旧俗,万元善款暖桑梓。2012年12月,相濡以沫的老伴去世后,郑爱卓和儿女商量好决定简办丧事树新风,还把省下的10500元捐给了本村的老年协会。
子女承志创公益 善行似溪爱长流
郑爱卓老人一生行善,她的善举不仅温暖了无数人,更在子女心中种下了公益的种子。
2022年,郑爱卓的子女们在辽宁省沈阳市创立了微爱公益服务中心,将公益慈善的火炬传递下去。中心积极开展安老、扶幼、助学、济困、心理辅导等社会公益慈善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微爱”的力量。
在沈阳,有一群孩子,他们或因家庭变故,或因生活所迫,过早地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失依儿童大博和硕硕,因父亲早逝、母亲工作繁忙,长期处于家庭监护缺失状态,缺乏必要的社会互动和家庭情感支持;失依儿童小可,因父亲早逝,与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困顿……微爱公益服务中心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主动伸出援手,深入孩子们的生活,陪伴他们成长,用日常的关怀给予他们温暖与帮助。
言传身教,润物无声。郑爱卓老人以善行树立的优良家风,如同不竭的源泉,滋养着后代。她的子女们不仅继承了母亲孝老爱亲的美德,更发扬了她奉献社会的大爱精神。
年逾九旬,初心不改。郑爱卓老人用数十载的善行义举,生动诠释了善良宽厚、奉献社会的高尚品格。她的一生,是中华传统美德在当代绽放的璀璨花朵,而她所培育和传承的孝老爱亲、乐善好施、甘于奉献的好家风,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温暖人心,泽被乡里,代代相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