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简称PBL)作为推进核心素养浪潮中涌现出来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和课程形态,在全球引起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贯彻“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深度推动项目化学习,2021年8月23日,乐清市知临寄宿学校于新学期开学前开展了全校性的项目化学习专题讲座培训活动,探寻项目化学习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路径。整个培训全员参与,全程卷入,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主讲人:何珊云 何珊云教师围绕《项目化学习实施中的关键问题》这一主题进行了精彩解说。何教授从为什么要进行项目化学习;项目学习的概念、内容、性质、特征;设计和实施项目学习等方面进行了非常详细的阐述和讲解。学校变革的本质是要重构学生的学习历程。项目化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导向,跨学科的学习方式。何教授以面条、沙拉、奶昔为例,为老师们剖析了单学科项目、多学科项目和跨科学项目的差别,介绍了项目化学习的一核心(以关键性知识和技能为核心)以及七构成(挑战性问题、持续的探究、真实性、学生的声音与选择、反思、批判和修改、公开展示作品)。内涵之丰富,层次之深入,让老师深受震撼,给老师们呈现了一场盛大的“精神大餐”。 主讲人:卢夏萍 卢老师指出项目化学习是基于课程标准,围绕驱动性问题展开深入、持续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这种创新型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能力为导向,聚焦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系统的学习组织形式,学生通过经历事先精心设计的项目和一连串任务,在复杂真实和充满问题的学习情境中持续探索和学习。 主讲人:管光海 教育家朱熹说:“学贵有疑”,这说明知识的获得应该始于问题终于问题。在项目化学习中,一个好的问题驱动不仅能够引起学生对项目的好奇心,使项目更加具有挑战性,也是项目任务的设计的核心要素。 主讲人:谢乐冬 继23日的项目化视频学习,24日上午我们有幸聆听乐清市教育研究培训院教研员——谢乐冬老师的讲座。谢老师从“学习素养视角下—项目化学习的理解”这一角度给我们讲解了“项目化学习的内涵”“项目化学习的分类”“项目化学习的流程”“项目化学习的最简因素”四大要点。她总能把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解释得通俗易懂,并且见解独到深入,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对项目化学习的认知。
谢老师的讲座让我们真正地明白了STEAM项目化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平台,是学科与学科、学科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学科与生活的高度结合,是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高度协作的过程,是学习中发现新知,学用互检,学用互补的过程。它是一种学中做、做中学,快乐与学习并进的过程。它在真正意义上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值得每一位老师进行深入的学习与实践。
整整2个半小时,谢老师动听的声音,清晰的思路感动着现场每一位老师,谢老师还时不时的与老师们互动,现场气氛轻松愉快。 人生就是一个大项目,让我们用幸福感点燃学习内驱力,用不轻言放弃的坚毅品质去解决所面临的困难,让我们成为乐于学习的促成者,敢于尝试的实践者,敢于挑战的创造者。
蔡元培谈论教育时提到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作为教育前线的我们,任重,而道远。 来源:乐清市知临寄宿学校小学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