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上班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2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磐石镇创新智能化管理 | 垃圾分类有了AI“督导”

[复制链接]

528

主题

528

帖子

604

积分

小朋友

Rank: 1

积分
60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乐清在线 发表于 2021-8-13 16: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电信
通过垃圾扫码称重,可以测量垃圾重量,并识别投放的垃圾是否符合分类要求,全村垃圾投放、清运情况如何,通过智能化平台一目了然……如今,垃圾分类工作不只“时尚”,还可以非常智能化。作为全市较早开展全域垃圾分类的乡镇之一,近期,磐石镇创新推出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模式,并在新城村、河南村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垃圾分类工作在农村落地生根的新模式。
8月9日,记者来到磐石镇河南村沿河小区。只见每一户人家的家门口,都摆着一灰一绿两个垃圾桶。乍一看,这些垃圾桶和普通的分类垃圾桶并无二致。在工作人员的指点下,记者才发现,垃圾桶上有一个二维码。记者扫码一看,手机上出现了这户人家近期的垃圾投放合格记录。这个记录是怎样形成的呢?记者追逐着垃圾收运车,在新城村看到了全过程——收运员将村民家门口的垃圾桶搬上收运车,经过扫码、拍照,仪器不只对垃圾进行了称重,还对桶内的垃圾进行智能识别。投放正确与否的信息,被实时传送到垃圾分类智能管理平台。垃圾分类督导员根据平台提醒,对投放错误的村民进行分类指导并督促其正确投放。

在新城村的村楼内,一块大屏幕上显示了当天全村垃圾收集的总重量、垃圾分类的参与率和正确率、投放不合格的对象等信息。“通过平台,我们就能很清楚掌握是哪一户人家投放错了哪一类垃圾,方便我们及时有效地进行督导。”新城村工作人员点开屏幕上一户“不合格”信息,只见页面上显示了垃圾桶内物品的照片以及垃圾桶所在门牌号。对于多次投放错误的人家,系统还会将其列入黑榜,督促整改。相应的,被列入红榜的村民还将得到一定的奖励。
除了方便村里掌握点上的具体信息,智能化管理平台对面上决策也十分有帮助。磐石镇环卫所负责人赵洁告诉记者,智能化平台还会对全镇一周内的垃圾总量和整体投放情况进行分析,方便他们掌握全镇数据,及时做出调整收运计划等决策。

赵洁介绍,今年7月,磐石镇率先在新城村东社片、河南村沿河小区推广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工作,在这两处投放了总计303个装了智能芯片的分类垃圾桶,将其纳入智能化管理平台,并采取每天两次定时上门收运的方式,进一步推广垃圾分类工作,强化村民分类意识。

为细致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该镇还扩大了环卫力量,聘请第三方公司对各村开展专业化的垃圾分类引导,努力实现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化、科学化、全域化,形成“宣传引导、分类指导、责任督导”三管齐下的推进机制,让垃圾分类成为群众生活习惯和自觉行动。在做好前端收运普及推广工作的同时,磐石镇还加强了末端处理的规范化,充分发挥磐石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中心的作用,由第三方公司实行保洁、收运、处理“一盘棋”管理,厘清责任,确保分类收集、分类处置落实到位。
走进工贸城小区,垃圾分类的宣传标语、公益广告随处可见。在小区入口处的一个垃圾分类收集点,四色垃圾桶一字排开。这里自去年实施撤桶并点工作后,垃圾投放采取定时定点设桶收运的模式,时间为每天6时到9时以及下午4时到8时。在现场,同样能看到督导员“手把手”指导分类的身影。

“为纵深推进全域垃圾分类工作,我们推出了‘2+2+1’督导宣传模式。”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督导宣传队伍由2名督导员、2名党员干部和1名“一肩挑”干部组成,在垃圾收运过程中,这支队伍不定时开展巡管,向村民面对面宣传垃圾分类,实时发现和清理垃圾、及时沟通处理工作中的难点疑点,从而促进垃圾分类工作有效落实。经过“送上门”“手把手”的宣传推广,居民们对垃圾分类的知晓度和认可度有了明显提高,大家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也大大提升。

与此同时,磐石镇创新垃圾分类宣传模式,创作了垃圾分类主题的方言莲花节目,并制作视频在网络平台播出,通过“线上+线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推广垃圾分类,还在学校、企业等地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八进”活动,积极引导他们形成垃圾分类意识。此外,磐石镇在主干道布置大型宣传广告牌,在网络平台、商户LED宣传屏、公交站台、企事业单位、村宣传栏增加宣传广告,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并逐步扩大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工作,让垃圾分类在农村也能落地生根。”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卫城磐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乐清上班族网 ( 浙B2-20100310-1 )

GMT+8, 2025-8-24 15:31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