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的五月,多变的五月。五月的雨,藏着一份情趣,带来一番思考。
5月12日,丹霞路小学全体语文教师协同平阳县海西镇西湾小学、乐清市南岳镇小学的老师们再次相聚“互联网+教室”,开展“互联网+空中课堂”语文同步课堂及研修活动。 课堂展示——实
首先,钟丹玲老师带领二(7)班孩子们,行走于《雷雨》之中。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钟老师分为四个活动板块逐步推进教学,依次为,整体感知课文,相机学习字词;品读雨前景象,感受用词有趣;积累内化语言,背诵雨前之景;仔细观察部件,书写规范汉字。 课堂中,孩子们在雷雨中前行,在文字中穿梭。在钟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初步感受到“压”“垂”“越来越”等字词之趣,从而感悟到雷雨前景物变化之趣。
短短40分钟,钟老师引领着孩子们一次次读书识字,一次次阅读感悟,一次次积累语言,一次次表达书写。整堂课,紧凑不失高效,平实不失灵动。 课后点评——全 黄建迪老师充满智慧,高屋建瓴,基于《雷雨》一文的文本特点,结合钟老师的教学目标定位,从教学目标与思路和谐统一、学习活动与过程充分展开、学习支架与学习策略梯度搭建”等三方面对钟老师的课堂展示展开全面点评。
尤其是钟老师执教“垂”字这一教学环节,黄老师是这样评价的——看似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钟老师却是一步一步,由表及里,层层推进,做得这样丰满到位,既教识字,也教阅读,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地发生,实现了“教”与“学”的思维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经历,不断探索,认识也在不断提升,对于语言的感知与赏析力也在不断提高。
像这样的高度评价,不止一处。黄老师就是这样娓娓道来,对钟老师的课堂设计与课堂展示赞不绝口。当然,她也交流了自己观课后的所思所想。 一次碰撞,多方思考。一次教研,多处收获。
思考,再思考,诗与远方将不再遥望。
来源:多彩丹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