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日前评定的“最脏村”名单中,北白象镇小港村榜上有名。这块“不光彩”的牌子,唤醒了全村人的家园情怀,激发了众人的主人翁意识和沉甸甸的责任感。 连日来,在北白象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小港村全体村干部、全体村民凝聚团结的力量,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奋起直追,全力以赴为美丽家园而战。
日前,北白象镇党员干部、村民、文化礼堂先锋队队员等组成的600多名人员,分散在街头巷尾,尽己所能为小港村洗去尘埃和“不光彩”。
“这一年,我们只顾着清扫自己的小家,却忘记了我们生活的村庄和伤害的街道。”村干部的发声,让村民们沉默。痛定思痛,1月29日,众人拿起扫把、簸箕走上街头,分工清扫道路,合力移除陈年垃圾,同时北白象镇安排专业人员及时进行消杀。
寒风中,63岁的郑雪飞拿着钢丝球和小板刷,使劲地在墙面来回搓着,试图清除顽固的牛皮癣。这一忙活就是一上午,邻居叶际平见状,连忙从家中拿来喷壶。两人一人喷水,一人刷墙,墙上的污渍渐渐退去。“监督村庄环境人人有责。下回谁再在墙上贴广告,我就对谁不客气。”郑雪飞一边上下挥动酸胀的胳膊,一边告诉记者,“最脏村”的“帽子”一定要摘掉。
当天,26岁的村民胡乐特意向单位请了假,只为能参与到当天的大扫除中。“我们村的姑娘嫁出去后,会被别人说成是‘最脏村’的女性。话虽不好听,但也是事实。”胡乐说,养育他们的小港村干净整齐了,她们才更有直面未来的底气。
为期数日的洗刷刷中,环卫车始终紧紧跟随,及时处理垃圾,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敞亮了不少。
近些年,村里私搭的鸡鸭棚屡见不鲜,村民们存在“我承包的土地我做主”的想法,因此田野里横七竖八的鸡鸭棚遍地开花。
村民黄女士养鸭已有五个年头,看着田间放养的20多只老鸭,她决定主动拆去鸭棚,给小港村一个交代。“大家的鸡鸭棚都拆了,我不想给村里拖后腿。虽然舍不得这些鸭,但我不能让小港带着‘最脏村’的尾巴。”黄微燕质朴的言语坚定有力,为了小港村的明天,她没有放不下的利益。
除了乱搭建的鸡鸭棚,违建建筑也为小港村的颜值拉低了不少分。此次整治需拆除的一座违建建筑,被一块蔬菜地挡住了去路。面对这特殊的必经之路,工作人员发了愁。
这时,蔬菜地的主人吴文海担着两筐菜迎面走来。“这些菜分给大家尝尝。知道你们要来拆,所以我早早割了些。田里剩下的只是些小菜苗,挖掘机只管从上面过。”86岁的吴文海说,环境整治是好事,他一定会支持。这位明事理的老人家,感动了现场的工作人员,这更让他们坚信,齐心协力,没有干不成的事! 日前,小港村两委将《小港村环境卫生督查结果告知书》《创建美丽乡村整治环境卫生倡议书》装订成册,挨家挨户向辖区1200多户居民分发。1月26日的村民代表大会上,该村党支部书记葛国成作出表态,并动员大家奋力向前,在实干中告别“最脏村”。
此前,小港村成立了由联片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社区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为副组长,村两委、党员、村民代表为成员的整治工作专班,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专项推进方案,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同时,根据东河片、潘珠垟片、小港片及村民代表分组,将全村划分为三大网格和12个微网格,实行“网格化”整治和互学互比,明确责任分工,进一步推动工作落实。
此外,小港村紧抓村内垃圾清理、污水治理、村貌管理、绿化美化四大工作主线,全力打造农村环境新风貌。该村将结合“美丽田园”“美丽河道”等中心工作,集中开展新一轮“地毯式”垃圾清理,重点整治沿河沿村、村内巷道和房前屋后的杂物垃圾,全面清理、不留死角;以河塘沟渠、排水沟治理为重点,开展种植业、养殖业等面源污染整治,杜绝污水横流、禽畜随意放养等现象;对“赤膊房”、违章建筑、“十乱”等视觉疤点进行彻底整治,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做好边角地等卫生死角的美化绿化,第一批计划建设15个微公园、停车场。
小港村还将结合“美丽庭院”创建,建立村民房前屋后环境“红黑榜”,每月对“最美户”“最脏户”进行公示。“最美户”授牌表彰,“最脏户”通报批评。同时,完善村规民约和门前“三包”责任制,持续推进村民互相监督、村干部网格化指导、村两委日常自检,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易反弹问题。 下一步,北白象镇将把小港村列入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项目中,并投资300余万元撬动小港美丽乡村建设。同时,该镇将统一谋划村美丽乡村工程,发动能人志士认捐绿化带建设,力争通过3至5个月时间,全面奔向“美丽村”目标。 来源:今日白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