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上班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5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搭乘廉洁之舟 体味文化传承 网红打卡点 助推北白象清廉教育常态化

[复制链接]

528

主题

528

帖子

604

积分

小朋友

Rank: 1

积分
60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乐清在线 发表于 2020-12-18 08:4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电信
银钗别于发间,流苏吊坠轻晃,着红色汉服的姑娘坐于画舫中,不远处琴瑟和鸣,恍如画中的场景。“咔擦”一声,摄影师在夕阳中捕捉了这一美丽瞬间……近日,北白象镇清廉教育基地成为乐清市的新晋网红打卡点,市民周末出游有了新去处。

文化浸润,润物无声。今年以来,北白象镇深入打造清廉教育基地,变填鸭式灌输为主动式打卡,不断构筑新时代清廉屏障。
展示高友玑清廉故事。
北白象镇清廉教育基地设于南屏书院内,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高友玑69岁致仕回乡后,为实现在家乡“建塾一所”的夙愿,捐田100亩作为办学经费,在村域白鹭屿之垟创办“南屏书院”。他办学管理规范、教学严谨,事事躬行、亲自教授,不遗余力为地方培养人才,仅高岙自明至清,有举人、贡生、庠生达89人,使南屏书院成为乐清明代书院制度的典范。

踩在清廉教育基地斑驳的石板路,推开古朴的木门,洞箫、陶笛、埙等乐音绕梁三尺。高悬的油灯缓缓摇曳,古韵的旧时光在石壁和古建筑中流动。

往院子里逛,一幅幅带有“不畏权势”“清正廉洁”等字样的细纹刻纸,一条条清廉长廊上的习近平总书记的廉政警句,一面面讲述高友玑等名人清廉故事的清廉文化墙,将南屏书院浓厚的传统文化和清廉元素完美融合。游客在赏玩之中,清廉之风拂面而来,正如盘古高氏家训所言:“日沾月濡,自然有所兴起。”
清廉主题细纹刻纸。

清廉教育基地内,最令游客们难忘的,当属层层石拱门围就的“登榜路”。从童生、秀才、举人、解元,直至进士、探花、状元,每上几个台阶,步步高升。站在“进士”拱门前,回望所见是书有“明镜高悬”的拱门,“探花”的背后是“抱诚守真”,得中“状元”时,则须谨记“清正廉洁”。每走一步,回首字字珠玑,蕴含着“清廉”的深意。
登榜路。
平日里,婚纱摄影基地,户外拓展基地,古琴、书法等公益课堂,为清廉教育基地引来四方来客,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的形式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廉政教育基地内一步一景,北白象镇通过巧妙的布局设置和景观造型,将廉洁文化、民俗文化、产业文化进行充分融合。

该基地定期举办各类教育活动,诵读传统经典,传承优良家风,而这与盘古新七公家训不无关联。盘古高氏家族自新七公迁高岙以来,历经数代的传承和发展,至明中叶,整个家族枝繁叶茂实为望族。不可否认,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每一代族众的自身努力分不开,但也与良好的家风与传承文化息息相关,可以说是子孙后裔代代遵循盘古新七公家训的结果。
该家训共订立22条规约,内容涉及个人品行修养、族中之事以及对国家的责任,范围较广泛,全训条理清晰、言简意赅,很多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如敦伦理礼高年、立人品崇有德、守俭朴勤道艺等内容。

据悉,该基地目前已接待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万余人次,除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及村居人员到基地接受教育外,亦有大批慕名前来的外来团队和游客。该基地已成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新的打卡地,有效提升了廉政教育的感染力、亲和力和生命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氛围。
廉政教育基地门口立有高友玑之语:“若我子孙、若族人、若乡人,凡有志来学者咸受之。教以孝悌忠信,修身慎行之道,以植立身之本;经史词章、博古通今之学,以资发身之用。”

高友玑声名远播,其清廉故事犹如教育基地激浊扬清的“定海神针”,为来往的人们洗去浮躁,收获廉洁。高友玑出生于乐清茗屿乡(现北白象镇)高岙村的一门簪缨望族。他一生勤政爱民,为官清廉,担任御史期间,奉敕巡抚凤阳等处。他十分重视沿途水利建设,请浚山东贾鲁河、河南鸳鸯口分泄水势,又请修筑朝阳门至张家湾桥梁闸坝。他奏请的水利工程项目“得至允行”,既解决了水患,又济航运(《明通鉴》有载)。其一系列民生举措,深受各地人民的广泛赞誉。
正德八年(1513),高友玑被擢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奉敕巡抚大同,赞理军务。他发现朝廷宗室在当地横行霸道,任意提高粮价,从中牟利,还辱骂殴打知府,几曾酿成政局动乱。高友玑不惮权贵,更不接受他们的利诱拉拢,上疏请命打击了首恶,定边粮之价,革提头之钱,云中顿安。他“坚持风宪,不畏强御”被《山西通志》所称道。

嘉靖四年,高友玑擢升都察院右都御史,奉敕总督漕运。他全力整治漕运秩序,查获了不少令人震惊的贪污案件,其断然拒绝贪官奸商的行贿,按律惩办罪犯,还肃清了沦为贼寇的盐枭,维护社会安定,保障国家税收入库。高友玑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家居百年旧屋,蔬食布衣,为人格恭,善守成法,当时有大臣后为首辅的徐阶称赞他“柏台行李祗图书”。
来源:今日白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乐清上班族网 ( 浙B2-20100310-1 )

GMT+8, 2025-8-7 00:37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