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器乐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博大精深。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是吾辈义不容辞之事。乐成公立寄宿学校的小选手们,将所学展示得淋漓尽致,足见孩子们的不俗功底,且随我的镜头一睹他们的风采吧!您将沉醉于国乐的清新芬芳中~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凄楚、忧愁、激愤的感觉在小姑娘指下淋漓尽致地输出,霎那间,竟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思乡情怀~ 这首以西南地区民歌和富有民族特色的节 奏为素材的古筝曲,热情奔放、回味无穷。 这极具浓郁的山东地方音乐色彩的二胡曲,高亢嘹亮,悲壮激越,凄惨愤懑,情凄意切。我的脑海中竟浮现了行者武松的样子,虽枷锁在身而然豪气冲天!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旣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斍今是而昨非。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这首宁保生先生1976年创作的竹笛名曲,犹如江水的波涛,时而激扬高歌,时而吟唱低回,与船行江中,摇橹划桨的节奏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生动地刻画出一幅湘江两岸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无限向往和歌声荡漾的幸福场景。 这首根据京剧过场音乐改编而成的古筝曲,以急速有力的节奏表现了英雄穿林海、跨雪原、不畏艰险、打虎上山的生动情景。 流动的音符圆滑动听,伴随美妙的琴声悠扬婉转,恍惚间,丝路上美丽的画卷在眼前缓缓展开…… 又见秦士情,这荡气回肠的乐曲令人潸然泪下。或缠绵悱恻、或激情豪迈,将陕西的“土”、陕西的“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改编自秦腔曲牌的《夜深沉》则集各派琴师和鼓师演奏之长,按照渐层发展的原则,分慢板、中板和快板三大部分,新设计了一个大鼓独奏段落,及京胡与河南梆子协奏的色彩段,使乐曲面貌焕然一新。 根据流行于浙江奉化地区三大吹打名曲创作而成的《龙船》曲 ,端午节赛龙舟的情景扑面而来……
改自黄海怀先生创作的二胡名曲《赛马》,真真切切感受到蒙古族人民节日赛马的热烈场面,奔腾激越,纵横驰骋的骏马,从耳边呼啸而过……
檐外双梅树,庭前昨夜风。
不知何处笛,并起一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