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我中午请你们吃饭吧。”近日,翁垟街道西门村后西门片区的101岁老人朱梅竹来翁垟方舱医院接种疫苗后,高兴地对“一肩挑”干部杨献陆说。杨献陆摆摆手,笑着说“不用客气”,又继续奔赴下一位老人家中去接送了。
连日来,翁垟街道许多党员干部和杨献陆一样,辗转在方舱和村落之间,做到应接尽接,帮助群众解决老人疫苗接种接送交通问题,全力攻坚疫苗接种清底清零专项行动。
让疫苗接种有速度,更有温度! 西门村—后西门片101岁老人来翁垟方舱医院接种疫苗
杨献陆告诉记者:“老人家身体健康,没有大病,平时洗服做饭、生活上都能自理,在党员干部和其孙子的鼓励下,朱梅竹主动提出接种疫苗。”百岁老人打疫苗给全街道带了个好头,让更多居民信任疫苗的安全性,更加主动积极地接种疫苗。这几日,杨献陆每天都要上门接送3-5位老人到方舱接种。 几日前,南街村有两位入党50周年以上老党员带头接种疫苗,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93岁的老党员何阿献腿脚不便,7月26日,村里特地为他租赁了一辆三轮车,乘车到方舱接种。老党员童余鹏今年70多岁主动接种,他称,之前担心自己血压高,还曾做过咽喉手术,街道上门宣传后,理解了疫苗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才放心地过来接种。童余鹏还说,“现在10多天过去了,身体一切正常!” 每天晚上19时开始是沙川村驻村干部郑锋最忙碌的时候,该村本地村民加上新居民共有15000余人,人口基数大,接种任务繁重,村庄距离街道方舱有大约3公里的距离,交通成了许多老年人的出行难题。于是,村里安排了两处统一上车点,由村干部全程接送,老人儿女陪护。郑锋说,党员干部、微网格员全员发动,入户排查,通知并动员群众积极接种疫苗,是全街道每日的“必修课”。 翁垟街道将持续对工地新居民务工人员、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学校(包括公办幼儿园)等重点接种对象进行排查,做到应接尽接,并加大第二针接种力度。 来源:印象翁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