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上班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8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遗竞风流 多彩闹元宵丨翁垟街道开展系列元宵民俗活动

[复制链接]

528

主题

528

帖子

604

积分

小朋友

Rank: 1

积分
60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乐清在线 发表于 2022-2-15 08: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电信
2月14日下午,“欢度元宵赏民俗·福满翁垟闹新春”系列活动在翁垟街道雁峰书苑热闹举行,市民吃汤圆、看演出、猜灯谜,共同度过快乐佳节。
当天下午,新开馆不久的翁垟街道雁峰书苑热闹非凡,锣鼓震天。来自翁垟幼儿园的孩子们身着华美的舞龙、醒狮服饰,欢快地腾挪跳跃,盘起“龙狮欢腾”,喜庆佳节。一个个稚嫩舞动的身影展现出孩子们对舞龙舞狮的热情,给元宵佳节倍增浓郁文化氛围和喜庆色彩。
“闹元宵,闹元宵,正月十五娃娃笑!......”欢腾的舞龙舞狮刚结束,书苑里传出了奶声奶气的童谣。雅恩艺术团的小学员们身着红装,手提灯笼,诵读着有关元宵节的诗歌散文名篇缓缓走出,带领在场观众在优美的文学作品中共享经典传统文化。
根据疫情常态化工作要求,此次活动通过事先报名,定额参与的形式开展,并优先对留守儿童及就地过年新居民家庭开放。舞龙舞狮表演、经典诗文诵读、猜灯谜、吃汤圆、做米塑、赏鱼灯......尽管人数受限,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一位参与者感受到传统节日的魅力。
当天,最受瞩目的当属雁峰书苑人文艺术展厅内5只造型各异,精美别致的鱼灯,以及两位现场制作鱼灯的传统民间手艺人。
鱼灯舞是河西村的传统活动,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随着一些老艺人的相继去世,村里会纸扎鱼灯、盘鱼灯的老人越来越少。为了不让鱼灯舞这项民间活动失传,这些年,一些告老还乡的村民重出江湖,使出自己的平生技艺,扎起一盏盏形式各样的鱼灯。为了使鱼灯更易保存,他们还对鱼灯进行了改良,将原本纸扎的鱼灯改为用布包装。村民徐桂云则费尽心思给扎好的鱼灯上漆,栩栩如生的龙头鱼灯、虎头鱼灯、凤凰鱼灯等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扎鱼灯最讲究的就是耐心,比如上色,要一层干了再上一层,不能急。”在现场,徐桂云和徐深阳两位老人耐心地向围观孩子讲解鱼灯的制作过程,并鼓励孩子们动手参与,为传承家乡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老匠人的一番话深深地感染了现场的孩子们。孩子们纷纷拿起竹枝条随老匠人们一起盘扎鱼灯,身临其境感受非遗魅力。
温州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郑小红也受邀来到现场,带领孩子们一起动手做米塑版“冰墩墩”“雪容融”,开启米塑体验之旅。翁垟街道新时代文化礼堂先锋队队员、巾帼志愿者们则带领现场的孩子们一起制作传统美食汤圆,让孩子们感受中国传统美食的制作工艺。随父母留乐过年的湖南女孩满雅靓高兴地说,在翁垟过年,令她见识了别样的非遗魅力,感受到了浓浓年味,非常开心。
非遗竞风流,多彩闹元宵。翁垟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翁垟民间艺术形式多样,不仅是乐清黄杨木雕的发祥地,还是鱼灯、龙档、竹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乡。翁垟人民创造了一系列以鱼灯、龙船、龙档表演为代表的优秀民俗项目,艺术形式独特、文化韵味浓厚、地方特色明显,充分彰显了翁垟人民自强、开拓、创新、进取的精神面貌,曾多次受邀参加省市举办的文化演出活动。
“作为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的元宵,传承历史悠久,流行区域广泛,夹带有一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几近失传的民俗技艺,极具观赏性,极富民族文化特色,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基于这样的特性,我们高度重视元宵佳节,近年来持续举办元宵活动,不断扩充灯会内容、丰富灯会形式。”该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翁垟街道还将立足让孩子们对非遗感兴趣这一出发点,设置非遗小课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传统文化持续传承。
来源:印象翁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乐清上班族网 ( 浙B2-20100310-1 )

GMT+8, 2025-8-27 23:26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