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的人们经常将抢救意外伤害、危急重症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医院和医生身上,而缺乏现场急救知识,往往会使处在生死之际的病人丧失了几分钟、十几分钟最宝贵的抢救时间。
在这些危及生命的意外伤害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跳骤停,更是其中最紧急、最危险的情况之一,据统计,心跳骤停87.7%发生在医院以外,没有医护人员参与抢救,但如果经过现场及时的心肺复苏,有35%–40%病人的生命可以得到挽救。因此,掌握一些必备的急诊急救知识,在关键时刻,也许就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为普及校园急诊急救知识,快速提高心肺复苏知识的社会普及率,让广大市民学会急救技术,对心脏骤停患者积极施救,传播“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社会责任理念,并能从小就学会急救知识,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肺复苏推广小组的志愿者们来到我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开展为期一天的心肺复苏知识推广活动,16位志愿者分成8组,每组两人到乐成公立寄宿学校七年级每个班级讲座并现场示范。每一位医生志愿者以轻松活泼、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专业的急诊急救知识传授给在场的师生,现场气氛热烈异常。
偌大的红十字从投影屏幕映入眼帘,结合课件,从红十字会的起源、红十字会的历史变革、学习心肺复苏的意义、真实案例、心肺复苏的方法和程序、注意事项等,志愿者们娓娓道来,向在座的师生详细普及急救理论课程。随后进行情景演练。在心肺复苏推广小组成员的指导下,同学们整齐地排好队伍,依次对仿真模拟人进行仰头举须、开放气道、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复原体位等心肺复苏技术演练,近距离了解急救知识,掌握心肺复苏的技术要领,在危急时刻为生命多争取一分钟。“刚刚志愿者老师讲的急救知识我都记住了,但实际操作还有些困难,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才勉强给模拟人胸外按压了几次。”七(2)班金梓欣说道,在她看来,掌握心肺复苏非常有必要,回家后她会和爸爸妈妈普及当天所学的知识,呼吁更多的人也来学习急救术,在突发情况发生时可能救人一命。七(1)班周梓铖感慨,宝贵的黄金四分钟,真是一秒都耽误不起,短短两个小时的课程让她学会了很多急救技巧,也真正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七(2)班班主任付瑶瑶老师也亲身体验了一番,也深感急救操作的不易,她说经过这次培训及实践操作后,自己也多了一项技能。
“为了给孩子们呈现书本以外的知识,让孩子们学会更多的生活本领,掌握更多的生存技能,乐成公立寄宿学校了解到心肺复苏推广小组的信息后迅速联系了小组负责人,组织了此次活动,之后我校还将定期邀请心肺复苏推广小组为师生普及急救知识。希望这门技术我们一辈子都用不上,但如果哪天遇到了紧急情况,可以把今日所学予以致用,提高他人的生存可能,那就是我们学习这门课程的最大意义。”政教处程海贵老师说。
来源:乐清市乐成公立寄宿学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