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以身作则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永不退修的老师,家长和孩子朝夕相处,潜移默化。孩子是影子,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要想孩子改变,家长先要改变。表面上看是孩子和孩子的竞争,其实,在孩子背后是家长和家长的竞争。
2、关注优点
在我们的孩子身上有优点也有缺点,这就像小苹果树一样,有疯枝也有果枝,疯枝不结果实,如果把注意力放在疯枝上,疯枝越长越壮,最后颗粒无收;如果把注意力放在果枝上,果枝越长越壮,最后硕果累累。家长的目光像阳光,照到哪里哪里壮。
3、学会鼓励,学会期待
哪怕天底下所有人都看不起您的孩子,做父母的都应该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自豪!你要坚信您的孩子能做最好的自己。只要你没有绝望,你的孩子就有希望。
4、做一个学习型的家长
想当厨师,先学厨艺;想当律师,先学法律;想当家长呢?要学爱的智慧。家长不学习,就像医生无证行医。水要不来先叠坝。面对孩子,每一个负责任的父母都应该重新学习。
5、少用负向手段
如果把孩子比做珍珠的话,那孩子身上的缺点就好比珍珠上的斑点,有些家长在削掉斑点的同时把珍珠也给毁了。不是聪明的孩子被夸奖,而是夸奖使孩子越来越聪明;不是愚笨的孩子被指责,而是指责使孩子越来越愚笨。
如何实现约定
1、和孩子一同制定成长计划,孩子做孩子的,家长也要做家长的,互相监督,互相成长,注意做的成长计划要清晰、量化,详细到每天,这样方便执行和检验。
2、彼此的成长计划实现,对方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可以是精神的,物质的,也可以做积分制度,积累个大奖品。激发孩子的兴趣。
3、设置共同的成长计划,比如每天共同看书半个小时,每天共同摘抄好的文章一篇等适合亲子沟通的方法。
最好的爱就是陪伴,让我们回归本真,单纯的爱着当下的孩子。
如何让孩子成为小伙伴成长导师
学是最好的教,教是最好的学,此之谓“教学相长”。
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46年提出了“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的理论。以语言学习为例,在初次学习两个星期后:不同的学习方法达到的学习效果不同,研究表明在两周之后,学生对知识的保持率,从5%——90%不等。用耳朵听讲授,知识保留5%;用眼去阅读,知识保留10%;视听结合,知识保留20%;用演示的办法,知识保留30%;分组讨论法,知识保留50%;练习操作实践,知识保留75%;向别人讲授相互教,快速使用,知识保留90%。
案例: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如果有员工在某个领域具备很强的背景,那么你可以让他为团队的其他成员准备并做个培训。培训对于学员和讲师来说都有好处,可谓是一举两得。培训师也会通过这个过程得到很好的自我培训(通过准备相关的材料)。在这之后,人们会过来问你问题,这将你置于一个教练的位置之上。同时,这也会有一个雪球效应,因为学员会对你所讲授的内容产生兴趣,你也会对你所掌握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还会不断改进自己的培训技巧。
鼓励孩子彼此教授对方知识,讲的东西可以是他们最擅长的,也可以是新的概念。如果没问题,你甚至可以给每个讲师一定的奖励,或是让他们利用一些工作时间来准备课程。这很有趣,特别是在每天的工作有些单调乏味时效果更佳。
其实孩子还是很渴望和其他小朋友玩的,会主动发出邀请,但是与小朋友玩的过程中,突出了霸道,不讲道理的特性。我们要鼓励孩子把在同伴交往中遇到的困难、麻烦讲出来,教孩子学会辨别是非,分析并寻找积极的解决策略,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与孩子积极沟通、共同协商,取得孩子的理解、信任与合作。
如何为孩子创造良好交往的条件
1、接纳孩子的伙伴是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的第一步。
拒绝和敷衍都会使孩子在与同伴交往时产生退缩的行为。欢迎孩子的伙伴到家中做客。不必太在意孩子们在一起时对家中的清洁与秩序的“破坏”。父母可以巧妙地抓住这一时机培养孩子们自理的习惯和能力。鼓励、允许孩子拿自己的食物、玩具和用具招待他的伙伴。
2、给孩子空间,允许孩子们在一起说
“悄悄话”、进行“秘密”的小活动。 平时鼓励孩子和小伙伴组成小组共同学习、共同游戏;节假日主动为孩子们创设机会,鼓励孩子和小伙伴一起游玩、一起活动。
尊重孩子的交往兴趣,让孩子明白与同伴交往是自己的权利,处理同伴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也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3、积极指导孩子正确处理与同伴交往时出现的矛盾。鼓励孩子自行解决问题。
由于孩子年龄小,判断是非、自制自控能力较低,因此积极监控孩子的交往状况、预防与同伴交往带来的不良影响是必要的。
4、有意识地经常和孩子讨论择友的标准与帮助小伙伴的注意事项,以促进孩子恰当选择交往的同伴,并以小伙伴能够理解的方式去帮助指导,从而获得自己的提高。
如何建立幸福家庭成长责任表
烦心事一。假期马上结束了,孩子的作业还没动手做,妈妈多次提醒,孩子一点也不着急,看完电视剧又泡在网上,就是没有做作业的意思。“皇帝不急太监急。”
烦心事二。太阳老高了,孩子还懒在被窝里。妈妈喊孩子起床,孩子睡眼朦胧吼道:“烦不烦人,你就不能让人多睡会儿!”
烦心事三。孩子洗完手不关水管,用完厕所不冲水;人出来了,房间的灯开着;屋里没人,空调还在运转;用过的东西随处放、顺手扔,父母跟着也收拾不过来。
烦心事四。走进孩子的房间,脏袜子、脏鞋、脏衣服堆满墙角;各种食品袋遍地都是。变质方便面放在鞋柜上;发霉小食品躺在窗台上。长毛的饮料放在桌子上;干瘪的苹果丢在台灯旁。杯里的茶叶泡成了深棕色;用过的碗筷摆放了好几套。抽屉半开着,衣柜敞露着。臭气熏天,一片狼藉。
以上场景都是孩子缺乏责任心的表现。进一步讲,都是父母从小没有培养孩子责任心的结果。
培根曾说:“责任心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种子。它若早早地播种在孩子的心田里,将会收获一生一世的幸福。”责任心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在一定的年龄会自动出现的,它需要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慢慢形成,孩子不会无师自通。从小到大,家长包揽孩子饮食起居,监督孩子做作业,敦促孩子上学,替孩子做决定,替孩子选择,为孩子焦虑,替孩子发愁,为孩子担忧,凡事替孩子做主,替孩子承担责任。责任意识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培养一个孩子的责任心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1、让孩子学会自主选择。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和自由,就意味着让孩子承担责任和后果义务。父母替孩子选择,孩子往往是被动接受,既然这是父母的决定,是父母强加给自己的事情,出了问题就应该由父母负责。如果让孩子自己选择,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这是孩子自己的选择,是孩子心甘情愿干的事情,孩子会为自己的选择而努力,也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2、让孩子勇于承担后果。
从小培养孩子责任心,是每位家长的责任。从孩子懂事起,就应该让他明白,所有人都应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比如解决孩子早上赖床问题。爸妈可以给孩子弄个闹钟,让他自己起床。没有闹钟,爸妈只叫他一次。孩子起晚了,让他承受所有的不便。没有洗漱,头发凌乱,衣冠不整,自惭形秽;没吃早饭,饿肚子,上课心发慌;进教室晚了,老师罚站等,这些行为后果都应该让孩子承担。经过这样的经历后,孩子会这样想:多睡一会儿,给自己带来这么多不便;晚起一会儿,竟然要付出如此大的代价。经过这么一次深刻体验,大多数孩子都会提前醒来,再也不会懒床了。
不随意从困境中帮孩子解脱。
父母要给孩子有益的帮助,但不要替孩子生活。最重要的是不随时随地从困境中解救孩子、开脱孩子。智慧的做法是放手让孩子体验生活,体验行为后果。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孩子身处困境、感到痛苦的时候,正是磨练自己的极好机会。家长心疼孩子,替孩子做了,孩子很快得到解救、得到开脱,孩子当时会感激家长,但损失最大的还是孩子。因为孩子失去了提高自制力、培养责任心、历练意志、自我成长的宝贵机会,这样的机会失去得多了,孩子很多不良品质也养成了。
4、不要被孩子情绪支配。
让孩子承担责任,意味着让孩子承受痛苦。孩子以前轻飘飘惯了,现在让他承担责任,承担后果,必然要经历一个痛苦阶段。家长朋友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帮助孩子渡过这个阵痛期。
一起设计幸福家庭成长责任表
罗列家庭成员
根据家庭成员的不同属性,规范该成员的责任。
制定家庭成长责任表,每个家庭成员制定成长计划,并且量化,可检查。
制定监督人和检查人,定期召开家庭会议。
家庭中选出阶段性的“家长”,以月或者季度为单位更换,“家长”负责监督其他家庭成员的成长进度和程度。
每月更新家庭成员的责任。
在学会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孩子难免表现出一些负面情绪。比如,沮丧,烦恼,痛苦,愤怒等等。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健康的,都是孩子必须经历的。父母要平静地接受孩子的现状,接受孩子的所有情绪,认可孩子的感受,给孩子充分的理解。聪明的父母不但会引导孩子勇于承担责任,也允许孩子宣泄负面情绪。这样做,才是对孩子有益的帮助,孩子才能尽快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继续面对生活和学习的挑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