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温州网讯 《水墨之外——法籍华人艺术家叶星千作品巡展》的首站近日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开幕。
上海电视台新闻这样介绍:“叶星千,1963年出生于浙江温州,职业画家。这是时隔三十年,叶星千第二次来到上海举办艺术个展,呈现了艺术家在三十年间,在墨与色的融合、在技法的创新以及在布局和层次结构上的新的突破。叶星千第一次来上海举办个展还是在1990年,当时受上海市政府和上海市美协邀请,在上海美术馆成功举办了一次个人画展。”
今天的叶星千,光环很多,现任法国当代艺术家协会主席、欧洲龙吟诗社副社长,其成就编入《法国艺术家字典》 《艺术规律与创作》《华人华侨百科全书》《法国华人寻踪》等。2017年,他的画册编入法国巴黎博物馆资料库。2018年,他的作品入藏法国吉美博物馆。
“艺术之都”法国巴黎,汇集了全世界的艺术追梦人,出生于温州的叶星千,是何时去的法国?他在温州有过怎样的生活轨迹?他又是如何在流派纷呈的法国画界立足的?
出身乐清雕刻世家
1963年,叶星千出生于乐清北白象镇,这里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发展骄人。叶星千的外祖父是旅居新加坡的木雕名家王小石,他的哥哥叶星球传承了外祖父的衣钵,木雕工艺精湛。叶星千耳濡目染,从小就对传统手工艺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雁荡山麓,文化古迹众多,使得叶星千有机会很早便开始接触文物修复工作。在不断的实践中,叶星千的雕刻技艺日臻娴熟,他还自学绘画和设计等。
叶星千坦言,高中毕业,他也曾考过中国美院,但考了两年都没考上,他也就醉心于古迹的修复工作。上世纪八十时代,改革开放浪潮席卷全国,随浪而来的就有出国潮,叶星千和许许多多早年留学法国的老一辈艺术家们一样,带着满腔热忱和梦想,随潮来到了艺术之都巴黎。
穷青年收获美满爱情
没有美术高等院校的学习经历,没有文凭,叶星千凭借自己平日练就的扎实的木雕和绘画技艺,在巴黎圣安东尼弗堡区的一间中式家具作坊谋到了一份工作。虽说早就做好了在异国他乡打拼的准备,但是现实总比想象残酷,好在吃苦耐劳本来就是温州人的特质。为了生存,什么脏活累活,叶星千都干过。而每周到巴黎的各大博物馆去参观学习,也是雷打不动的。西方绘画艺术中的自由奔放和浓烈的色彩强烈吸引了他,也给了他丰富的艺术滋养。
叶星千回忆,那个时期,除了徜徉在艺术之都的美术馆、博物馆学习,他也背着画夹随时随地画画。1985年的一个假日,叶星千骑着自行车、背着画夹开始他短暂的写生旅程时,邂逅了一位法国姑娘:茹爱乐。这位法国公派到中国南开大学的双学位硕士,精通中文,还会拉小提琴。对艺术的热爱,让两个年轻人很快稔熟起来。叶星千坦言:西方人对艺术的尊重是由衷的。茹爱乐看中的是叶星千对艺术执着的态度,并不计较他是否有钱、是否有文凭和地位,“这些我通通没有。”回忆往事,叶星千很感慨,“那时候很穷,可是我们很快乐。为了生活得更好些,我什么都做,我还裁缝过衣服。谈恋爱的时候,我给太太做过80多件衣服。也许正是这份没有任何杂念而执着的爱,打动了茹爱乐,我们终于结合。”
艺术在巴黎“重生”
20世纪法国剧作家萨沙·吉特里曾说:“所谓巴黎人,并非出生在巴黎的人,而是在巴黎重生的人。”叶星千以他的务实和韧性在艺术大家云集的巴黎开始了绘画创作研究的新阶段。“没有太太的支持,我可能没有今天的成绩。”最困难的时候,是茹爱乐用教小提琴的收入,维系着小家庭的生计,即便如此,茹爱乐也还总是鼓励叶星千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为让更多人了解叶星千的作品,周末,茹爱乐会请一拨拨各界人士到家里看作品,叶星千则炒上几个温州菜款待来宾,当然温州菜也是经过叶星千艺术处理的,看着悦目,吃着爽心。画作和菜品都是令人惊喜的艺术品,老外们津津乐道。
爱情的滋润,叶星千迸发了惊人的创作激情,他不断尝试将东方传统文化融入西方的浓烈色彩中。诚然,敢于打破东西方传统文化艺术界限、反复尝试类似形式创作的不止叶星千一人。老一辈艺术家,就有赵无极、朱德群和吴冠中等,在打破传统的基础之上创作出了符合自己独有风格的艺术作品。叶星千在不断的实践中走出了自己的路。1987年,凭借代表作品《梅花》,叶星千入选由法国青年艺术家协会举办的“第37届现代艺术沙龙”,同年,他加入这个有40多年历史并孕育过米罗等大师级会员的协会。此后,他不断有新作品入选法国青年艺术家协会的“艺术沙龙”,很快,叶星千应邀成为该协会的评委和理事;1989年,叶星千应邀参加在日本大阪举办“第11届国际现代绘画展”。叶星千的名字开始被收藏界关注。
1990年,叶星千作为法国华人艺术家的杰出代表,应邀首次回国在上海举办个展。1991年法国著名的电讯业跨国公司阿尔卡特公司,邀请叶星千和赵无极两位旅居法国的华裔画家在斯特拉斯堡总部举行联展,被业界称为“特别具有‘接力棒’的象征意义”。
在博物馆留下作品
索邦大学语言学院院长贝尔纳·弗朗克评价叶星千画作:“他的艺术是多重视角交错的产物,预见了一种东方主义,给始于21世纪涌动的浪潮带来了一些新鲜气息,这恰恰是这个时代所缺少的。”进入创作高峰的叶星千,也积极地开展作品交流,他先后受邀在法国东方艺术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法国巴黎美爵艺术中心、法国巴黎高等管理艺术学院等举办个展。此外,他的个展也办到了美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近年来,他下意识加强了跟祖国艺术界的交流,先后受邀在北京东方梅地亚艺术中心、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北京银河美术馆、天津美术馆、福建博物院等举办个展。这些美术馆和博物馆都收藏了叶星千的作品。在全世界博物馆留下作品,这是叶星千的目标和愿望,他也正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着。
并无高校系统教育背景的叶星千逐渐得到了艺术界的认可。2016年,他受邀北京大学作“艺术文博学对话”专题讲座;2017年,应邀在法国国立文献院主讲《艺术创作中的中法对话之一》,同年,艺术银行与北京银行联合举办《冷热之间——叶星千》个展;2018年,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他五幅宣纸水墨作品;同年,应邀在广西艺术学院主讲《艺术创作中的中法对话之二》。
盼回到家乡办个展
叶星千说,他阔别家乡温州已经整整37年,而今特别渴望能有机会回家乡办展。这些年,叶星千应邀携他的画作,走过国内很多城市,唯独没有回到温州。儿时的家,在雁荡山麓,叶星千深情地回忆:为支持自己的艺术追求,父亲曾翻越雁荡山行走60多公里路进城买宣纸。而今,父母依然健在,“我希望在家乡的第一个画展,请我的父母来剪彩。”
来源:温州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