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调侃生女孩趣事 在古代旧社会生男孩子叫弄璋,生女孩子叫弄瓦。 “弄璋”与“弄瓦”,典出《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若是生了男孩将他放在床上,穿着衣裳,玩着玉璋。若是生了女孩就把她放在地上,裹着衣被,玩着瓦器。 璋为玉质,瓦为陶制,两者质地截然不同。璋为礼器,瓦(纺轮)为工具,使用者的身份也完全不一样。《诗经》中弄璋弄瓦的本意,是对男女的不同期望,男人自然是要建功立业彪秉史册,女人则要用心衣食操持好家务。但后人的理解,总觉得有那么点性别歧视的意思,生男孩,睡床上,生女孩就放在地上,这就可以看出生男生女的待遇就有天壤之别了,怎能不让后人认为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呢?正因为这样,到后来成为一些特指的概念,被后人用来对生女孩妇女嘲笑的料子,也就有点不足为奇了! 南宋的刘骥绝对是个嘲笑的高手,放在当今绝对是个段子手,他把“弄瓦”居然弄成了一首诗:“去岁相邀因弄瓦,今年弄瓦又相邀。弄去弄来还弄瓦,令正莫非一瓦窑?”(《笑林广记》)。刘骥是苏东坡先生的父亲苏洵的朋友,在苏洵二十六岁时,妻子生了第二个女儿,于是邀请好友刘骥赴宴庆贺。刘骥却在酒醉后吟写了这首“弄瓦”诗。刘骥也可算个脑洞大开之人,人家妻子还只生了第二个女儿,就借机对其戏谑和调侃,把他的夫人说成是一座“瓦窑”,极尽了嘲讽之能。因为“瓦”在古代被视为女性纺织的工具(纺轮),而“窑”则是烧制砖瓦陶器的地方,象征着孕育。根据这样意思,这个比喻还算是比较贴切,形象生动的,所以也能博得众人一笑。 自从刘骥发明了“生女儿专业户”的代名词---“瓦窑”,后人也就有人效仿之。清朝士人翟永林,有一无锡的朋友邹光大,邹光大连年生女,每当女儿满月时,总要请上好友喝酒庆贺,当然都少不了翟永林。有一年,翟永林早已得知,邹光大又生了一女,于是以“瓦窑”为题拟好了一首诗:“去年相招云弄瓦,今年弄瓦又相招。寄诗上覆邹光大,令正原来是瓦窑。”(《绝妙好诗》张弓长编著)等到那天邹光大请他喝酒时,将诗随礼附上。邹光大看后,也只是一笑置之。 不管刘骥还是翟永林,对其朋友生女进行戏谑和调侃,作为文人学士不但有失礼义,而且也反映了他们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这是不可取的。但诗中浓厚的生活情趣,还是令人忍俊不禁的。 所以作为当代各位准爸妈,应当学习翟永林的朋友邹光大的那种胸怀,既然改变不了性别,就多办几场满月宴,毕竟能蹭酒的朋友才是真朋友,管他生的是瓦片还是玉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