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上班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01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哥闲聊:族友开始“打拳”?男的真的对买房想法不强烈?楼哥只觉得众生皆苦!

[复制链接]

726

主题

904

帖子

1250

积分

版主

Rank: 70Rank: 70Rank: 70Rank: 70Rank: 70Rank: 70Rank: 70Rank: 70Rank: 70Rank: 70Rank: 70Rank: 70Rank: 70Rank: 70Rank: 70Rank: 70Rank: 70Rank: 70

积分
125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乐清楼哥 发表于 2023-4-22 15:3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电信
最近楼哥在论坛上看到一个帖子,看的楼哥五味杂陈的。

话不多说,我们先看原贴:
来源:乐清上班族论坛截图

《我发现男的,对买房的想法不是很强烈》

往往都是女,不管是婚前还是婚后,都很想买房。

婚前买,为了自己有保障,以后嫁人,回自己家也算半个外人了,还是住自己的房舒服;婚后买,就是为了孩子上学能有个好学区。

男的吧,大部分都是被逼着买的感觉,我身边就好几个,感觉房子吗,能住就行,干嘛花那么多钱去买,小又小,贵又贵,有这钱还不如买车。(嗯,男的对车,兴趣很大)

你们说是不是?!别说我以偏概全,我看了好多,真的是这样。

这个帖子呢,当然也是在探讨买房,其中楼主从自身的视角来说明了男女对买房态度的不同。

当然楼哥觉得这个态度还是有很多讨论空间的,因为楼主还是从自身“主观”出发。既然是主观的想法,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环境,甚至是不同的性别,看待这个问题,都会产生不同的想法。

因此这条帖子,一出来就引起了较为强烈讨论。不少族友也从自身的认识上聊了聊。
来源:乐清上班族论坛截图

还有很多的讨论楼哥就不一一的放出来了。大家可以自行前往我们上班族app查看,参与讨论。

还是可以看到分歧是较大的。

而楼哥觉得这种“主观”的想法并没有绝对的对错,因为每个人的出生,成长环境都是不同的。

但是楼哥看着,却有一个感觉,那就是:众生皆苦。

立场虽然不同,在买房子这件事情上却各有各的难处。

那么楼哥也想聊一聊这个话题,更多的希望大家能够互相体量。
首先第一点,男性真的是被“逼”买房吗?

楼哥觉的这个问题“是也不是”。

相比于说是“逼迫”,更多的普通男性在买房这件事情上确实是有压力的。

而楼哥觉得这个压力其实来自整体的社会,更确切的是“婚恋,相亲”上整体社会造成的压力。

很巧啊,我们上班族论坛也是有相亲板块的,我们点开女性的择偶标准可以看到是这样的:
一般女性会在“择偶要求”一栏写清楚,楼哥上面截图的,这些只是写明了需要独立住房的女性。也存在没写的,但是不知是不需要,还是只是单纯的没写。

所以楼哥也和我们上班族相亲网的“红娘”聊了聊,公司涉猎广阔就是有这个好处,能拿到一手信息,红娘给与的回复是:

大部分女性会员会要求独立婚房,但是房子是不是商品房没有限定的那么死,商品房比较好,但是女孩子对自建房(单层套房)不少也是能够接受的。


楼哥觉得女性这个要求是可以理解的,同时自建房(套房)的接受程度还可以,那么在买房这件事情上,似乎更为看重“有没有”而非“好不好”,这样说似乎压力也没那么大?

但是我们在看看男性征婚的画风:
可以看到,女性还是“内敛”一点的,一般只是在择偶标准里写明,楼哥觉得没问题。

但是男性就相当的直白了,直接会将房子的信息写在标题上。相比与女性还稍显内敛,男性自身对房产资源可谓是赤裸裸的展露,更是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因为“有房或者特定区域有房产资源”就是一个极强的优势。

所以楼哥认为:在婚恋市场上,很多时候来自男性的互相之间的竞争压力是比女性给于的压力更大的。

对未婚男性来说,压力更大程度上是来自男性互相之间的竞争。

说白了在相亲市场上,存在一部分女性要求不断上涨带来的压力。但是整体算是双向选择,问题还不那么大。

在未婚人群中,对男性而言真正比较大的压力:

其一来自于互相之间的竞争:你有乐清市区商品房,我就不如你的竞争力强。所以拥有特定的商品房的,会在标题上表明,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卷起来甚至标题写明“多套住房”。

其二的压力则在“更多的选择上”:存在高要求的女性,需要比如需要特定区域的商品房,这就对相亲有了“门槛”,有门槛选择面就会收窄。

而这楼哥觉得是相亲市场上给与未婚男性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很大程度上并非来自女性而是男性之间互相竞争。俗话说“卷起来了”。

当然“婚恋”除了相亲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自由恋爱。

自由恋爱和房子产生连接的情况也很简单。

a.因为买房的事情和女方家庭见面,商讨未来发展,其中包含买房的事情(或独自买房,或合力买,或谈不拢)

b.男性无法买房,自己心理过不去没房子这个坎,造成感情受挫

a点我们就不多说,都能理解,b点楼哥觉得一首歌其实已经完全把这种心境唱出来了。

“也曾一起想,有个地方睡觉吃饭,可怎么去熬 日夜颠倒,连头款也凑不到”

“给你形容,美好今后 你常常眼睛会红,原来心疼我,我那时候不懂,假如我年少有为 不自卑,懂得什么是珍贵,那些美梦,没给你我一生有愧”
自己给不了,这也是自己给自己的压力了。因此造成的结果也是最令人唏嘘的事情。

所以我们回到这个问题,“男性真的对买房需求不强烈吗”

楼哥觉得这是个伪命题,至少对大部分未婚男性来说,买房的压力有时候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过来。何止是不强烈,简直不要太强烈。

你以为是无动于衷,很可能是压得喘不过气无暇分神。
好了说完了未婚男性,我们在来说说未婚女性的处境,他们对买房的需求又是什么呢?

其实楼哥觉得女性买房一直是被人所忽略的一个市场。其实女性对买房的需求一点都不逊色于男性。

我们从这个提问题的族友中可以看到一点端倪。

她说:“以后嫁人,回自己家也算半个外人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家有没有想过,女孩子出嫁之后,原本在这个家庭里属于她的那个房间会怎么处理:
来源:百度百科截图

我们仅仅只是以“女儿出嫁后”这样的关键词进行搜索,首页上出现的就是大量这样结果。所以这种情况并不是特例,而是一个普遍可能发生的问题。

楼哥看到这些,同样是一份极强的“不安全感”,那么作为女性本身来说,这种“不安全,不确定”的感觉应该会更为强烈。

同时这种感觉会随着家里兄弟姐妹的增多而变大,像我们乐清不少家庭可能是家里上面几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的这种情况。中间几个姐姐这种感觉会尤为强烈。

那么在成年之后,自身具备一定的能力之后,不少女性其本身是存在较为强烈的买房意愿“获得属于自己的房子”。

现代社会的发展造就了女性的自主独立,在撕掉传统标签的同时,女性在生活和职场上也充分彰显了自主意识增强。近年来在购房置业上,现代女性也展现出了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在之前安居客进行的调查中显示,女性购房的主要原因,其中“有稳定的居所”占据了主导地位,占比近40%。
你是不是在恋爱中经常听不懂女孩子说的“安全感”是什么意思。我们拿房子举例,你是不是就明显的能感觉到了。

这里可能就有一些年轻的朋友可能会反驳楼哥,说自己见到这样的很少,没那么严重之类的。

其实原因很简单:

一.幸存者偏差,总是家庭情况相近的人形成圈子,对整体的了解受限于自身周边的环境。

二.也是我们乐清比较好的一点。嫁妆买房(或女方进行新房装修,电器)甚至直接陪嫁“房子”的情况

在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家庭里,乐清的家庭近年来嫁女儿,如果男方买了房子,女方家庭为了给于女孩子更多的安全感,会有嫁妆对房子进行装修。相当于让房子成为了夫妻共同财产。

或是直接陪嫁房子的情况。

这也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女方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安全感缺失的问题。

但是整体来说,女性对房子,说的更为裸露一点,对房产证的名字等有着近乎天然的“执着”。

这也就是这位族友所说的“未来保障”。

如果说,对男性来说买房的压力有时候像一座山压过来。那么对于女性来说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安全感的缺失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中飘行,没有就不存在脚踏实地的感觉。

经过上面对男女双方购房需求的了解。

大致上大家能理解楼哥说的“众生皆苦”是个什么意思了吧。

站在男女双方各自的立场上,买房都是一件意义重大而紧迫的事情。楼哥并不觉的哪一方是错误的,正是因为这样,都没错,才产生了较为矛盾。

同时这种需求性的观念矛盾,对于男女结婚后也是同样的存在的。

一般来说婚后的买房需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a.较为刚需,独立家庭,独立住所

b.教育因素,下一代成长,进阶选择

c.幸福烦恼,提升生活,改善需求
我们一点一点来说
第一点对于婚后选择购买独立住房的刚需型

楼哥个人是较为赞成。形成自身家庭之后,购买独立婚房进行生活的。

一方面这完美解决了上述我们聊到的,男方的压力和女方的需求问题。

同时这也能让小家庭拥有对生活的控制感,减少对外界帮助的依赖,以及减少和上一辈的沟通矛盾。

以及在购房上,这时候已经以新建的家庭为单位进行购房决策,资金来源更多的也是“共同付出”

但是问题在于:

年轻夫妻整体的收入水平有限,同时面临着事业的压力,如果再有个孩子。同时增加了父母同住时候水电煤气等日常开销。多重的压力下,整体的资金压力会非常巨大。

买或不买,压力如何承受,是根本性的。

所以这部分楼哥认为,买房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夫妻双方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否契合。

再进阶一点,因为孩子教育的因素购房型,也存在不小的讨论空间

一方面目前一直在有意的淡化学区,教育理念现在已经开始分化,抱着“健健康康,快快乐乐长大”这样的教育理念的不在少数。一方可能会秉承这样的想法。

而买学区房“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种观念也是长时间传承下来的主流,另一方抱着这样的态度。

矛盾就出现了。

所以楼哥觉得这里的重点同样也不在买房,同样是在于夫妻双方对教育理念是不是相契合。

最后一点则是买房的最终形态,改善居住条件型。这就开始属于幸福的烦恼了。

这里楼哥觉得可能会出现这个族友说的:“房子吗,能住就行,干嘛花那么多钱去买,小又小,贵又贵,有这钱还不如买车。”

满足了起码的居住之后,买车这件事其实理解起来也非常简单,因为车的价值更低,无论是总价还是首付还是分期长度,均无法与房子比较。

车是一个更为满足当下的选择,同时买车同样是一个改善生活的方式。

而同样会有不同的想法,有这个钱买房,不仅能改善生活,而且更加保值,抗风险能力更强。

矛盾同样出现了

楼哥觉得这里的重点同样也不在买房,而是在消费观念上夫妻双方的观念是否契合。

整体来说婚后的购房情况更多的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决策”,这是和婚前本质的区别。

对于买房无论是女方的诉求还是男方自身的想法,无论是心平气和的讨论还是激烈的争吵。无论解决方式是怎样,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对于买房这件事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共同决策了。

看起来婚后讨论的是买房的问题,不如说是双方对,未来发展观念,教育理念,消费观念的碰撞。买房只是双方之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就是三观的碰撞。

以这个角度去看买不买房不是最重要的,观念的契合才是本质。

所以我们反观这个族友说的话。

《我发现男的,对买房的想法不是很强烈》

往往都是女,不管是婚前还是婚后,都很想买房。

婚前买,为了自己有保障,以后嫁人,回自己家也算半个外人了,还是住自己的房舒服;婚后买,就是为了孩子上学能有个好学区。

男的吧,大部分都是被逼着买的感觉,我身边就好几个,感觉房子吗,能住就行,干嘛花那么多钱去买,小又小,贵又贵,有这钱还不如买车。(嗯,男的对车,兴趣很大)

你们说是不是?!别说我以偏概全,我看了好多,真的是这样。

其实看起来是对买房的探讨,其实所包含的不仅仅是男女双方对房子的需求。更重要的我想要说的应该是:

如何找到一个观念契合的人,过好自己的人生。

这也是楼哥觉得房子有意思的地方。

透过房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为什么成为这样的人。

所以楼哥觉得少一点:“男的/女的是不是xxx这样的想法”,这样的偏见。更重要的是要互相了解。

当然以上都是楼哥个人的想法,当然会存在不同的想法,如果你也想说说你的想法,欢迎你和楼哥一起讨论一下。

同时如果你有什么买房方面的疑惑,也可以私信楼哥,帮助你的同时或许也能引发楼哥更多的思考。

声明:本文所采用信息和数据均来自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可信任媒体等公开渠道,但无法确保其完整性和准确性。本文所形成的分析、或观点均由[乐清楼市]后台及其相关专家编写,仅供交流探讨之用。未经本微信公众号平台组织正式许可与授权,任何个人或组织只可原文转发,不得以任何手段或形式窃取发布。如引用刊发,须注明出自[乐清楼市],且不得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本微信公众号刊载信息内容或观点表达,并不构成对房地产投资、买卖的咨询建议。任何人因使用本微信所涉及信息、观点而导致直接或间接的投资或买卖损失,责任自负,本微信公众号所有权人不承担任何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3046

帖子

4242

积分

小四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42
沙发
沄沣 发表于 2023-4-22 15: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联通
自建房还特地标注(套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084

帖子

3531

积分

小三

Rank: 6Rank: 6

积分
3531
板凳
中年大叔 发表于 2023-4-22 16: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移动
哈哈,路边的老头老太太都知道。乐清找对象要有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44

帖子

2270

积分

小二

Rank: 4

积分
2270
地板
ShiftC 发表于 2023-4-23 07: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电信
总结就是要对自己有13数,你让对方看不到未来,自然也不会给你未来,别拿自己的无能当借口。

到了相亲这一步,肯定是择优选择,这都是写在人类基因里面的。
而房子只是最简单的证明,相亲的快筛选项,双方都没兴趣去扶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乐清上班族网 ( 浙B2-20100310-1 )

GMT+8, 2025-2-25 14:32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