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上班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52|回复: 0

从这里开始了解乐清剪纸!《中国民间剪纸集成·乐清卷》出版

[复制链接]

6273

主题

6275

帖子

7105

积分

小朋友

Rank: 1

积分
7105
乐清之窗 发表于 2019-12-3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电信
历经六年时间搜集打磨,《中国民间剪纸集成·乐清卷》近日由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河北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由国务院参事、原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任总主编,温州市非遗中心民俗专家潘阳力和乐清剪纸研究会会长周是一主编。据了解,该书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国剪纸集成系列中的第八卷,对乐清细纹刻纸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介绍。

除乐清细纹刻纸民俗内涵及特色、乐清细纹刻纸发展沿革外,书中还呈现了精美的乐清细纹刻纸精品及其制作工艺,主要传承家族与代表艺人、主要代表作品图录等丰富多彩的内容。
这是周是一从艺以来的第20本出版物,之前他曾出版《乐清细纹刻纸技法与实例》《细纹刻纸校本教材》《剪纸入门》《儿童彩色剪纸》等。
微信图片_20191203092211.jpg
微信截图_20191203092026.png
在《中国民间剪纸集成·乐清卷》的前言里,潘阳力把乐清细纹刻纸形容成“绽放在民俗厚土上的花朵”。
据介绍,浙江剪纸在五代即有记载,以乐清的细纹剪纸(也称细纹刻纸)为代表。乐清有着浓郁的海洋文化,出海捕鱼为生的当地人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会制作“龙船灯”和“鱼灯”进行表演。剪纸用作龙船灯装饰,当地人把这种细纹剪纸称作“龙船花”。

乐清民间剪纸艺术形成的历史较早,且种类繁多,如民间节庆剪纸、岁序剪纸、人生礼仪剪纸,以及后来衍生出独具特色的细纹刻纸等,都具有浓郁的乡土韵味。
微信图片_20191203092218.jpg
剪纸往往会采用寓意、联想的方式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企盼。乐清细纹刻纸中诸多的图案,如“双鱼”“龙凤”“花鸟”“蝙蝠”“暗八仙”等,就是通过指物会意,或吉语谐意,或象征比喻等手法,使图案成为富于理想的视觉形象,表达了人们的真情实感,唤起人们在民俗感情上的共鸣。

乐清细纹刻纸历史,可追溯到清初,真正形成完整的艺术形态,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20世纪50年代初,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下,政府加大了民间美术各艺种的发掘、整理、研究、扶植和推广,从而使这一类民间艺种有了新的发展和繁荣。1955年2月,民间艺人陈朝芬、余忠汉等组织的“五人刻纸小组”的成立,标志着乐清细纹刻纸从民俗用纸转化到艺术生产,也标志着乐清细纹刻纸真正意义上批量生产的开始,并逐步走向海内外市场。21世纪初,由于国家启动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乐清细纹刻纸更是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2006年6月,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微信截图_20191203092133.png
乐清细纹刻纸源于乐清民间首饰龙上的饰物,它以几何的纹样,刻成一幅镂空的画面,并粘贴在龙船上,以此象征着龙的麟片,俗称“龙船花”。它是乐清细纹刻纸艺术早期的形态,讲究精细优美。在此之前,民间刺绣花的简洁洗练、生动活泼,也给细纹刻纸的形成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更加强调了它的独特的艺术性,使之更具审美的情趣。画面富有装饰性,疏密得当。早期内容多为吉祥的图案,运用各种几何图形作为陪衬。随着市场的开拓,创作内容不断丰富,在技法上,更是讲究线条的纤细、均匀、明快,工而不腻、纤而不杂,所刻的细纹图案粗细统一,挖空处做到干净利落,线条细如发丝,美观大方,玲珑剔透,表现力十分丰富,充分体现出细纹刻纸艺术精微至极的艺术特点,被人们誉为“中国一绝”,是“南派剪纸”的代表之一。
微信图片_20191203092226.jpg
乐清细纹刻纸刀法流畅、细腻,尤以精致为其艺术特色,因而在创作手法上,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实践,逐渐形成一整套繁琐严谨的工艺流程。几百年来,从事细纹刻纸创作的民间艺人,一直遵循着这一流程,使其薪火相传,延续至今。

“2014年就开始搜集,历时五年多进行补充完善,书中大量图片集中展现了乐清刺绣花精品、龙船花精品和乐清细纹刻纸代表性人物的代表性作品。”据周是一介绍,如书中详细介绍了乐清细纹刻纸104种几何纹饰的打格方法和绘制步骤,很多纹样等没有参考资料,都是经过反复摸索,与老艺人仔细核对,一张张标上说明,让人一目了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微信截图_20191203092150.png
《中国民间剪纸集成·乐清卷》除了给老一辈的王思雨、张侯光、张雁洲、南石开、卢发良等和乐清细纹刻纸的新生代如周是一、余林敏等众多乐清细纹刻纸主要传承人推出“小传”外,还首次集中展示乐清细纹刻纸代表性家族和传承谱系,让人们对乐清细纹刻纸传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乐清细纹刻纸代表性家族,从分布上来看,基本上都是在西乡的柳市、北白象一带,其中以寺前村最具代表性。

在寺前村,陈朝芬家族、余忠汉家族、余忠惠家族等,他们历代传承,都是在凿龙船花、扎龙船灯的漫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有的擅长于刀法,有的以细巧见长,有的则以图案变化来取胜。
微信图片_20191203092232.jpg
陈朝芬家族中,陈朝芬是陈氏第三代传人,他技艺高超,是乐清细纹刻纸的主要代表人物,被称为“细纹刻纸第一刀”。陈朝芬年仅十七岁时,就在鲁班尺一寸内刻出了五十二根线条,线条如此细密,是现在能见到民间遗存的龙船花中最高的纪录。其子陈余华自小就深受他的影响,一开始创作,就出手不凡,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刀法细腻端正,线条流畅。柳市一带的低压电器让很多人成了百万乃至千万富翁,但陈余华不为外头的精彩所动,仍默默地坚守着自己所喜欢的事业,使自己的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微信图片_20191203092247.jpg
余氏在寺前村算是一个大族,从艺者也多。现年91岁的余忠汉,从其太祖余银锵开始就从事凿花、制作龙船灯工作,到了他的父亲余朝德、大伯余朝亮、叔父余朝坦这一代,已是这一行的代表性人物。他从小受到家族的熏陶,是当地有名的凿龙船花的高手,1955年他和陈朝芬等人一起组织成立了刻纸小组。如今他年事已高,虽已封刀,但他的女儿、儿子及徒弟等仍在传承。
微信图片_20191203092254.jpg
寺前村的余忠惠,也是世代技艺相传,他的作品颇具特色,线条流畅自如,他的女儿余林敏继承他的风格,并在创新上有了突破。寺前村的金钱妹,其父辈曾从事细纹刻纸,因她学艺刻苦,又虚心好学,技艺进步很快,成为细纹刻纸中的实力派代表。
微信图片_20191203092258.jpg
后横村的郑元逊,从上代传承至他已是第三代,而他今年已是八十多岁了。郑元逊是业界公认的技艺高手,尤其是刀工,细如发丝,精妙无比,他可以在用竹片划好的白格上直接操刀,很随意地就能刻出各类繁复的图案,能掌握这种技艺的几没他人,被称为绝活。
微信图片_20191203092301.jpg
北白象镇东巉村的林邦栋家族,其家族相继传承六代。生于1926年的林邦栋,是细纹刻纸传承人中唯一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十三岁时随父学艺,先后学过纸扎、凿花、油漆等工艺,十八岁时就能独当一面,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民间艺人。他擅长细纹刻纸,刀工细腻精致,构图多样,富有生机与动感。其子林顺奎,自小学艺,成为细纹刻纸和制作首饰龙的高手。
微信图片_20190813172647.jpg
来源:乐清市文旅体资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乐清上班族网 ( 浙B2-20100310-1 )

GMT+8, 2024-4-16 13:23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