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腰椎间盘由外层坚韧的纤维环和内部胶状的髓核组成,当长期压力过大或突然受伤时,纤维环可能出现裂缝,内部的髓核从裂缝中挤出,压迫后方神经根或脊髓,引发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坐骨神经痛)、麻木、无力,严重时可因马尾神经受压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或会阴区麻木等症状。
小知识:腰椎间盘突出最常见于L4-L5和L5-S1节段(下腰部),这两处承担了人体大部分重量和活动压力。
为什么会腰椎间盘突出? 1、年龄增长(不可逆因素)
20岁后椎间盘开始自然退化,水分逐渐流失,纤维环变脆。50岁以上人群,60%存在椎间盘退变(但未必都有症状)。
2、长期不良姿势(可预防!)
久坐:腰椎压力是站立时的1.5倍,尤其是“瘫坐”时压力集中在腰椎后侧。弯腰搬重物:弯腰时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是直立时的2-3倍。
3、外伤或劳损
突然扭腰、长期负重、剧烈运动易导致纤维环撕裂。
4、其他高危因素
肥胖:BMI每增加5kg/m²,腰椎间盘突出风险增加20%。
吸烟:尼古丁收缩血管,减少椎间盘营养供应,加速退化。
遗传:部分人群纤维环天生较薄弱,患病风险更高。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症状 1.腰痛(局部刺激症状)
钝痛或酸痛,久坐后加重,平躺时减轻。
2.下肢放射痛(神经根受压)
典型表现:从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足背或足底的“一条线”放射性疼痛,可能伴随灼烧感或电击感。
3.麻木无力(神经功能受损)
轻症:脚趾或小腿外侧轻微麻木。
重症:足下垂(脚背无法抬起)、踮脚困难(小腿三头肌无力),提示神经严重受压。
4.马尾综合征(急诊信号!)
表现:大小便失禁、会阴部麻木、双腿严重无力。
原因:巨大椎间盘突出压迫马尾神经(脊髓末端神经束),需紧急手术解除压迫,否则造成永久性损伤!
治疗方法:从保守到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数病人可以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或治愈。保守治疗原则:缓解炎症、减轻神经压迫、恢复功能。
1.急性期(疼痛剧烈,1-2周)
卧床休息:建议采用“仰卧位+膝盖下垫枕头”或“侧卧位屈髋屈膝”姿势,减少腰椎压力。长期卧床会导致肌肉萎缩、心肺功能下降,反而不利恢复。
药物治疗:在疼痛较为剧烈时,医生可能会开具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以减轻炎症和疼痛。但需注意,药物治疗应遵医嘱,避免滥用。
物理治疗:采用超声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及腰椎牵引(扩大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压力),但需医生评估适应症,严重突出者禁用牵引治疗。
2.缓解期
康复锻炼:通过仰卧抬腿、臀桥及麦肯基疗法等康复锻炼,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引发的疼痛与神经压迫症状
生活方式调整:久坐不超过1小时,坐姿保持腰椎自然前凸,开车时腰部垫小枕头。
3.手术治疗
椎间孔镜微创手术:通过7mm切口摘除突出髓核,创伤小、恢复快(术后1天可下床)。
开放椎间盘切除术:适用于复杂病例(如巨大突出、钙化)。
椎间融合术:切除病变椎间盘后植入融合器,用钢钉固定(适用于严重不稳的患者)。
预防与日常保养指南 1.正确姿势(省力护腰)
搬重物:蹲下→用腿部力量站起→保持腰部直立。
办公姿势:椅子高度使膝盖略低于髋关节,电脑屏幕与眼睛平齐,避免低头弓背。
2.强化腰椎稳定性
每天10分钟训练:平板支撑、跪姿交替抬手抬腿,锻炼腰背肌群协调性。注意:禁止仰卧起坐等过度后伸腰椎动作。
3.生活习惯优化
睡眠:侧睡时双腿间夹枕头,仰睡时膝盖下垫薄枕。
体重管理:BMI控制在18.5-24,减轻腰椎负担。
戒烟:吸烟者椎间盘退化速度是非吸烟者的2倍。
4.急性发作期的自我处理
冰敷:急性疼痛48小时内,用冰袋敷疼痛部位(每次15分钟,间隔1小时)。
热敷:48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本质是“椎间盘老化+不良习惯”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科学治疗和长期坚持康复锻炼,大多数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生活。
记住:
早干预:腰痛持续1周不缓解,及时就医。
不迷信偏方:盲目推拿、正骨可能加重损伤。
防大于治:从今天起调整坐姿、加强锻炼,你的腰会感谢你!
转发给身边久坐的朋友,提醒TA:护腰就是护健康!
来源:乐清友义骨伤医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