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乐清市实验小学滨海校区第六届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周成果汇报在报告厅精彩上演。在小海豚合唱团欢快动听的歌声中,拉开了这场沉浸式绿色教育盛宴的序幕。各年级以多元形式展现学习成果,用童真童趣的表达传递生态守护的决心。 六年级:水脉寻踪,守护母校生命之源 六年级以“滴水成金”为主题开启节水行动。六年级同学介绍了在项目周里同学们的活动,从绘制乐清水系图,用色彩标注水资源分布,通过“滴水实验”见证细微水流的聚沙成塔之力,在校园开展“寻漏之旅”,将隐性浪费转化为可视化数据。他们利用废弃饮料瓶制作净水器,以活性炭、纱布过滤泥水,践行节水决心。《校园节水公约》倡议声中,节水提示牌亮相水房走廊,为毕业季镌刻下守护水源的成长印记。
五年级:汉字生绿,解码生态智慧长卷 五年级“汉字里的生态密码”跨学科学习,在两位主持人的介绍中展开,他们以甲骨文演变纪录片为引,揭开文字与自然的深层关联。美术课堂上,“环保美术字”将笔画化作枝叶,“甲骨文环保包”把象形文字刻进布袋,让汉字成为可触碰的环保符号。 最惊艳的“汉字清风”古风走秀中,二十多名同学身着汉服,手持水墨团扇与手绘布袋款步登台,步履行间,古老文字与现代环保理念完成跨越千年的对话。 四年级:滩涂寻“秘”——泥巴地里的生态课 乐清湾的滩涂是四年级同学的天然课堂。他们以访谈的形式,讲述了项目周里的趣事。他们穿着雨靴走进泥滩,用思维导图梳理弹涂鱼和招潮蟹的生存习性,在蜿蜒的潮沟旁观察潮汐的变化。挖蛤蜊时沾满泥巴的双手,望远镜中黑脸琵鹭优雅的身影,都被同学们记录在《滩涂鸟类图鉴》中。当诗朗诵《滩涂手记》表达出“守护地球之肾”的美好愿景,同学们深刻地认识到,这片看似荒芜的泥滩,原来是万千生命的家园,更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教材。 三年级:野菜疗愈记——草本精灵的跨界之旅 “蒲公英是大地的退烧药!”三年级学生的“草本小课堂”趣味十足,两位“小药师”捧着艾草、薄荷等植物,用童声介绍草药功效。数学组的立体展架前,小讲解员指着柱状图解读“车前草分布密码”,英语组的双语明信片墙则吸引现场观众。最富创意的经络拍打操表演中,16名小演员挥动木锤,在“敲敲足三里,病毒远离你”的儿歌节奏中舒展动作,传统养生智慧与环保理念在跳动的音符中完美融合。 二年级:废纸大改造——T台上的环保魔法 “变变变!废纸大变身!”二年级的“废纸时尚秀”掀起全场高潮:男生穿着报纸折叠的“未来战士盔甲”霸气登场,女生身着皱纹纸剪裁的“古装长裙”轻盈旋转,连纸箱改造的“擎天柱”都踩着节拍摆动双臂。当小模特们举起“双面草稿纸,节约我先行”的标语牌,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那些曾被丢弃的纸张,在孩子们的创意中化作传递“垃圾重生”理念的闪亮符号。 一年级:蜗牛慢旅——萌娃的自然韵律操 “慢慢爬,慢慢看,一片树叶藏夏天……”一年级的“蜗牛慢旅”项目以童真童趣打动人心。通过绘本剧和律动操的形式,小朋友们用快递盒、塑料袋等废旧物品制作道具,在“慢慢爬、慢慢看”的歌声中,传递出“慢生活”的环保哲学。随后,小模特们自信走秀,用创意点亮环保时尚,秀出最独特的“蜗”趣风采! 最后,吴鹏涨校长对本次活动作出总结,他肯定了同学们在项目化学习中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鼓励大家继续保持对环境保护的热情,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为共创绿色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场汇报演出充满童真与创意,各年级用多样形式展现成果,同学们将环保理念融入行动,让绿色种子在心中发芽,点亮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来源:乐清市实验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