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3日下午,乐成一小一年级的小萌娃们化身“童谣小精灵”,在学校报告厅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童诗童谣诵读会。童声甜甜,诗趣满满,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演绎经典童谣,在诗意与韵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节气童谣唱响四季 诵读会以《二十四节气》开场。“姐姐,你在读什么呢?”“我在读二十四节气歌呀——”梳着双髻的姐妹花慢慢地走上舞台。随着"春雨惊春清谷天"的童声响起,一(1)班的四十四位小书童手持折扇翩然开合,扇面流转间绘着春分燕影、夏至荷香、秋收麦浪与冬至雪花,二十四节气化作童声朗朗的韵律,在舞台次第绽放。最妙的是方言段落:“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被小男孩用乐清话唱得俏皮生动。
孩子们的表演如行云流水,折扇开合声与童声诵读完美相融,孩子们眼里的专注与唇角的笑意,让古老节气歌谣焕发出蓬勃生机。当最后一句“冬雪雪冬小大寒”的尾音落下,全场掌声如潮。
创意演绎童趣满园 随着《上春山》的欢快旋律响起,一(2)班小水滴中队的孩子们身着浅绿汉服,头戴小包帕一身书童的装扮登场了。他们拿着书卷,有的沉思,有的遐想,仿佛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只见林露涵同学轻盈迈步,以清脆童声开启个人朗诵,赞美书香。紧接着,四个方阵的孩子借四季景色展现书香里的诗意世界。随后小书童们多首古诗吟诵,从高鼎笔下“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早春童趣,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美景,将观众带入千年诗韵的长河。
最后,在“二月天杨柳醉春烟”的韵律中,众人齐声唱响《上春山》,将对美好诗意的向往化作飞扬的旋律,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什么尖尖尖上天》以童真问答展开。一(3)班海豚中队的孩子们歪着脑袋、瞪大眼睛的萌态引发阵阵欢笑。“什么尖尖尖上天,宝塔尖尖尖上天……”孩子们用清脆的声音,将生活中常见事物与趣味问答相结合的童谣娓娓道来。
通过朗朗上口的句式,认识了自然万物和生活趣物,在节奏中感受语言的韵律美,稚嫩的童声回荡在校园,为初夏增添了一份活泼的生机。
启航中队带来的童谣联诵《动物真有趣》萌翻全场。舞台上,孩子们化身灵动小演员,用稚嫩童声诵读《动物儿歌》,模仿动物动作惟妙惟肖;《小老鼠上灯台》与歌曲《小老鼠》的组合表演,让人眼前一亮,可爱、贪吃的小老鼠形象跃然眼前;《数蛤蟆》节奏明快,孩子们拍手跺脚配合;《两个蝈蝈吹牛皮》夸张的表情动作逗得观众捧腹大笑。
这场表演,小水手们配合默契,自信大方,赢得了阵阵掌声,还荣获“最佳创意奖”。
文化传承点亮童心 “祖国是根,我是花,祖国的明天靠中国娃……”在欢快的旋律中,一(4)班小黑鱼中队的小演员们化身民族团结的小使者,用稚嫩而坚定的童声唱响《我是中国娃》。汉字在舌尖跳舞,山河在声音里生长。翻飞的衣袖,如同初春新燕,以最稚嫩的翅膀丈量五千年文明的苍穹。
方块字里藏故事,童谣声中传文化。我是骄傲中国娃,接好时代金话筒,童趣盎然的演绎让观众掌声不断。短短三分多钟的表演,既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彩魅力,更在孩子们心中烙下“我是中国娃”的骄傲印记。
压轴节目《一园青菜成了精》将诵读会推向高潮。“集合啦——”随着清脆的集合号令,一群可爱的“小蔬菜”在舞台上蹦蹦跳跳地登场啦!一(6)班小水花中队的小朋友用他们奶声奶气的童音,为大家演绎一首超级有趣的童谣——《一园青菜成了精》。“绿头萝卜称大王,红头萝卜坐花轿”的趣味情节,配合孩子们夸张的蔬菜头饰和俏皮动作,让整个舞台变身奇幻菜园。
日常普普通通的蔬菜在孩子们的演绎下变成了会打架的精灵,舞台上害羞的小朋友变成了自信的小演员。相信这份快乐的记忆,会像那颗“歪嘴葫芦”放出的欢乐炮声一样,永远回荡在孩子们的童年里!
童声甜甜,诗趣满满。这次童诗童谣诵读会,既培养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传承了文化基因。活动在王校和方校的颁奖中落下帷幕,而童谣的韵律之美,将继续在孩子们的生命中轻轻回响。
来源:乐清市乐成第一小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