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写作业分心、上课走神、做事三分钟热度,这背后可能不是“调皮”,而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悄悄“作怪”。为更好地关注儿童成长,8月2日-3日,乐清市人民医院儿科倾力打造的“心智引擎,专注特训”免费儿童专注力体验营火热开营。该训练营不仅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提升专注力的大门,更让家长们收获了科学认知与实用策略。
认识“心智引擎”:ADHD科普小课堂 在训练营上,儿科叶素琴副主任医师主讲的《聊聊“多动症”家长的烦恼》课堂,为家长们拨开了“多动症”的迷雾: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核心表现是与年龄不符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孩子不是“不想做好”,而是大脑的“调控引擎”暂时需要更多支持。
中国学龄儿童患病率约6.26%,意味着每个普通班级可能有2-3名ADHD儿童。
“多动症”绝非“长大就好”!它深刻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课堂行为、人际关系及自信心,其不良影响甚至可能持续至成年期(50.9%患儿症状持续)。
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药物+行为治疗”的综合干预模式是最优解。药物治疗能有效“唤醒”大脑调控中心,改善核心症状、提升学习成绩和社交功能;行为治疗则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感、时间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沉浸式体验:多维训练点燃“心智引擎” 科学评估,精准画像:孩子们在专业指导下完成了包括瑞文推理、Conners问卷、学习障碍评估量表等医学评估,初步建立专注力档案,为后续个性化分组训练打下基础。
视听统合训练:孩子们在趣味游戏中,将视觉追踪与听觉指令紧密结合,提升信息接收与处理的效率。
感觉统合训练:在充满挑战的平衡木、触觉垫、滑板车等器械上,孩子们的前庭觉、本体觉、触觉得到充分刺激与整合。
中医外治体验:小儿益智推拿的舒适放松,耳穴压豆的精准刺激,让孩子们感受传统医学在益智醒脑、安神定志方面的独特魅力。
rTMS体验:部分孩子体验了经颅磁刺激(rTMS)技术,旨在调节神经兴奋性,为改善注意力和自控力提供新可能。
家庭加油站:专家不仅分享了家庭行为管理技巧(如如何给予有效指令、进行时间管理、正确表扬与批评),还指导家长如何在家中为孩子创造“专注友好”的环境。
两天的时间虽短,但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和家长们的真切感受,是体验营最珍贵的成果。这次体验营像一盏灯,驱散了“孩子不听话”“家长没教好”等误解阴霾,让家长认识到“注意力不集中”背后可能存在的神经发育原因(ADHD),让家长们学会理解、接纳并寻求专业干预。相信这份科学的认知,也是本次体验营带给家长们的珍贵礼物。
引擎不停转,点亮未来路 ADHD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本次“心智引擎,专注特训”体验营,秉承乐清市人民医院“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整合儿科、康复科、神经科等多学科力量,将前沿的神经认知康复技术(视听整合训练、感统训练、rTMS等)与科学的行为管理策略相结合,为孩子们提供了一次寓教于乐的探索之旅,也为家长们搭建了一个获取知识、交流经验、减轻焦虑的平台。
来源:乐清市人民医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