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环保分类意识要提高,人人有责必牢记。保护环境最重要,举手之劳须做到。讲究文明靠大家,环境整洁谁不夸!”这是南岳镇所有垃圾分类工作人员的口头禅。 2020年,南岳镇所有小区实现楼道撤桶,并招募800余名垃圾分类专职人员,开展站桶督导等工作。为进一步提效升级,桶点撤并势在必行。然而,桶点撤并工作一度遭到村民反对,认为垃圾分类是给他们“找麻烦、添乱”:有村民反映投放不方便、垃圾投放点太远、园内垃圾桶太少、园内不设果皮箱、地下停车场不设垃圾桶,有的村民还因为投放点离自己家较近,曾经想要拆掉垃圾投放点。从村民角度来看,这些想法都能理解。 垃圾分类面对的是每一户家庭、每一个个体,最难的就是动员。南岳镇加强党建引领,利用街道“大党工委”、社区“大党委”平台,成立垃圾分类工作**小组、垃圾分类联席会议制度,并由社区书记、专职人员、物业等组成垃圾分类工作10人队伍,形成“区域化党建+垃圾分类”工作联动机制。据社区专管员介绍:“在撤桶过程中,我们开了大大小小会议10多次,其中还有到现场处理村民矛盾,包括垃圾投放点选址、撤桶后宣传指引、村民对定时定点投放不理解的投诉等问题。” 微信公众号、楼梯宣传栏、党员宣传确保村民知晓率100%,尤其是党员带头实践,让垃圾分类之风传遍小区,切实增强了村民垃圾分类的信心。投放点合并前后对比鲜明:撤桶前村民投放垃圾比较分散、参与人数少;撤桶后村民集中投放,参与人数多。目前,小区90%的村民可以做到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分类不仅带来人们观念意识的转变,更让大家享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环境效益非常明显。 “撤桶后我们感受很深,以前楼道还没撤桶时,经常可以看到老鼠、蟑螂出没,撤桶后的这段时间里,发现一个现象:蟑螂、蚊虫、老鼠这些传播病菌的有害生物就越来越少,直到最后不见……”不少村民发出这样的感慨。随之而来的,楼道卫生变好了,小区环境也干净了,当初持反对意见的村民,也开始转变态度,支持并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
来源:南岳镇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