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朗气清,白云如绢。在柳市七里港瓯江口码头,一艘货轮缓缓靠岸。岸边,一名青年木匠目光追随着搬运货物的纤夫们,耳边响起了铿锵有力的《慎江号子》…… 8月27日清晨,电影《春风梦》在瓯江口码头正式开拍,充满年代感的场景被一一还原。“码头久违的热闹,三四十年前的人物着装,令人回忆起曾经的岁月。”不少晨练的市民围观拍摄现场,并纷纷感慨。 《春风梦》以柳市镇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为原型,讲述了主人公周志龙在改革开放之初顺应时代潮流,放弃稳定的木匠职业,投身柳市电器行业,经历一番打拼,最终成长为知名企业家的故事。
剧本改编自柳市镇民营企业家张成信的原创同名小说,讲述柳市人在时代大背景下敢为人先、不断打拼的奋斗故事,剧情细致入微,融入了许多上世纪80年代家长里短的情节,每段剧情、每个人物都来自于张成信的生活原型,真实亲切。 为进一步还原时代背景,摄制团队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光选址拍摄就讨论了多个方案。“起初,我们想以柳市镇诸多老街为场景进行拍摄,但由于时代变迁发展,很多场景难以还原当年韵味。”张成信介绍,在多次讨论后,他们最终决定在柳市中国电器城、七里港瓯江口码头等地拍摄电影重要场景,其余场景将在乐清其他老街进行补拍。 拍摄过程中还巧妙地融入了许多非遗元素。如开头一幕,七里港马道头的老船夫们和柳市十小“慎江号子”表演队的学生们共同表演。剧情推进至主角周志龙在中国电器城的第一家民营店铺开张时,开业现场的舞龙表演则来自柳市镇非遗项目——象阳高后的“龙缠柱”。 张成信分享了从创作小说到改编电影的心路历程。2007年,他回首自己的奋斗岁月,感慨柳市民营发展在时代发展中留下如此浓墨重彩的一笔,萌生了用文字记录中国电器之都的故事的想法,在亲朋好友支持下,他花了5年时间完成39万字的小说《春风梦》。
“春风梦,就是中国梦。”看到小说中的场景一个个地被镜头诠释,即将搬上荧幕,张成信感慨万千,他希望和主创、摄制团队一起,顺利完成《春风梦》的拍摄,令更多人能了解到那个波澜壮阔的奋斗年代。 来源:今日柳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