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是一种无形的民族文化遗产,戏曲以优美动听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造型、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为了让更多的同学领略戏曲艺术的魅力,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城南中学特邀请乐清市清雅戏曲协会的老师们为七年级新生带来一场戏曲盛宴。 戏曲晚会在城南中学打击乐团鼓声中拉开帷幕,器宇轩昂的《鼓诗》演奏衬托了宏伟气势的欢腾场面;构思独特的鼓乐合奏形式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绕绿堤,拂柳丝,穿过花径听何处,哀怨笛,风送声声人说道,大观园,四季如春我眼中,却只是,一座愁城” 。《黛玉葬花》这段唱词之所以能打动人心,最关键的在于她将“花”的命运与葬花“人”的命运有机结合起来,既是写“花”,也是写“人”。“花”与“人”,在此融为一体,天衣无缝。 越剧《祥林嫂》展示了在封建社会制度下,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妇女孤苦凄惨的一生。生活就像与她过不去,不断地把一个又一个苦难降临在她身上。对个体苦难的艺术化表达透露着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也为学生带来新的关于生活的启迪。 《孟丽君》选段游上林一场,越剧演员们演得风趣幽默。插科打诨,诙谐调侃,令人忍俊不禁。你看皇帝情急心动,志在必得:“倘若她风流相国是才女,岂不是绝代佳人天赐朕。”而丞相兵来将挡,剑走偏锋:“看万岁定然别有意,我该留神处且留神。”戏份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最精彩的要数《白蛇传·断桥》选段,年轻德小生戏腔忽而高亢,忽而沉郁,时而像撕丝裂锦,时而又像藕断丝连,时而像清泉幽谷水潺潺,时而又像春寒料峭雨潇潇。唱腔凄美幽怨,婉转动听,扣人心弦。尤其是他的身段灵动矫捷,每一个动作都是自然而流畅。一时间许仙断桥情动全场,同学们掌声雷动。“艺术无界限,戏曲无门槛”,这份感染力无需言表,自然入心。
在我国艺术的百花园里戏曲无疑是一束绚丽的瑰宝。今天我们沐浴在这戏曲的天地中,共同感受了戏曲的独特魅力,让戏曲艺术在城南中学传承并不断地发扬光大! 来源:乐清市城南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