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夏以来,全国多地已发生多起孩子溺亡事故,令人痛心。而溺水作为常见的意外事故,家长应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其中遇到溺水的情况时应该要怎么做以及哪些不能做是家长经常感到疑惑的。
针对这些疑惑,我院于8月17日在儿保门诊部开展了“孩子不慎溺水,家长如何自救?”专题科普讲座活动。儿科主治医师许松松医生通过讲解PPT以及现场教学心肺复苏的方式,从“防溺水安全知识”、“上岸后急救”以及“心肺复苏”三个方面对溺水急救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预防溺水最重要的是: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水库边、水沟边、池塘边这些容易发生溺水的地方玩耍游泳。没有大人陪同或配带救生圈的情况下,严禁私自结伙去划船。泳前应做全身运动,充分活动关节,以免下水后发生抽筋。
如果家长或孩子在平时遇到了他人溺水的话,首先要原地大声呼救并且拨打110(120)急救电话。将身边的救生圈、气球、书包、饮料瓶等漂浮物抛给溺水者,等待救援。禁止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最后一点:没有绝对把握,不要冒险救人,以免造成更大惨剧!
心肺复苏三步骤:
第一步:清理呼吸道,压额抬下巴开放气
第二步:进行2-5次人工呼吸(捏住鼻孔,嘴对嘴吹气,吹完后松开鼻孔,吹气的过程种眼睛要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的动作——有起伏才算有效的)
第三步:进行胸外按压,解开衣领腰带,找准正中央胸骨的中下段进行30次的胸外按压,然后继续进行2-5次的人工呼吸
在科普讲座结束后,许松松医生亲自演示了心肺复苏操作步骤。家长们积极性很高,都纷纷上前尝试做一次标准的心肺复苏,许松松医生也很详细的逐个纠正动作。在家长们都做完后,发现都会容易忘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溺水急救的第一步:先清理呼吸道,把呼吸道里有可能阻塞呼吸道的脏东西清理出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清理完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动作。
溺水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学会在遭遇溺水懂得如何自救和他人遭遇溺水时如何抢救,可以有效保障生命以及减少后遗症。最后,也希望大家能够度过一个快乐、平安的假期!
供稿人:林晓虹 暑期关爱儿童系列活动三预告
爱眼护眼动起来 主讲老师:陈少会主治医师
内容:如何预防近视以及家庭视力矫正方法及游戏
时间:因疫情缘故,时间待定,我们将电话通知小程序里成功报名的家长。
地点:三楼儿保门诊
备注:因疫情防控需要,控制现场人数20名。活动当天请配合佩戴口罩,近2周未离温,温州防疫码为绿码且体温正常方可参加。
来源:乐清市妇幼保健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