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上午,政协柳市委员联络组组织委员们赴后街黄华等地开展“城乡建设”项目调研活动,柳市镇党委委员、政协柳市委员联络组组长张楠带队,政协常委郑峰、郑淑丹、胡逸民、李雷,以及联络组的11位委员一起参加。
委员们第一站来到柳市镇后街社区,在柳市镇分管党委委员林巍、后街社区“一肩挑”张庆龙的陪同下,实地视察了有机更新项目基地。
后街有机更新项目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基地位于柳市镇中心,东靠沿河西路,南临新市中街,西倚育英南路, 北靠柳市干河。
基地内部现状:街道狭窄,不满足现行消防要求,部分建筑年份久远破损严重,部分建筑楼层较多、体型较大,与传统城市面貌不符。
后市街现状:最宽4.7米,窄的地方只有3米,仅供人行及小三轮车通行,道路狭窄无法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新市中街现状:宽度9-11 米,人车混行,交通安全隐患较大。
在实地走访过程中,委员们将现场了解到的现状一一进行详细记录,并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听取了柳市镇分管党委委员林巍关于项目的开展情况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详细介绍后,围绕后街有机更新项目进行了热烈的发言和讨论,同时提出了问题和建议。
郑峰常委提出关于车位规划的问题,并建议增加大人小孩共用娱乐设施,指出项目建设要服务于百姓、便利于百姓。
郑淑丹常委提出了建成后入住率的问题,并建议要坚持“活力街区”的理念,综合考虑商业综合体的打造,以切实提升城市品质,释放城市空间,增强城市活力。
秦志华、黄胜洲等委员提出后街是大多数人儿时的记忆,建议在改造过程中要留住历史、记住乡愁,彰显人文文化。
随后,委员们又来到黄华村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调研工作。黄华村“一肩挑”郑春海陪同调研。
委员们先来到瓯潮南路,现场走访查看了文化旅游街区建设和规划工作。据介绍,柳市镇黄华“瓯潮里”文化旅游街区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委托上海景域集团驴妈妈团队打造,以政府、村集体、公司三方合作模式运营,分为“百年南师、千年遗迹、百厂胜景、山海年华”4大板块,布局共有14个项目的旅游路线,主要业态有文化展馆、非遗文创、海鲜餐饮、月光经济、亲子研学等,以沉浸式文旅体验带动周边村域探索共同富裕,展示黄华、柳市乃至乐清的文化底蕴和时代内涵。当前一期工程正在紧密施工建设中。
接着,委员们查看了黄华村以拆整结合,打造生态停车场、铺设沥青道路提升村庄人居环境品质生活等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在黄华村党群服务中心,委员们详细了解了智慧警务服务中心、数智综合服务中心、“瓯江红·城市驿站”邻里中心如何为村民群众提供红色教育、舒心歇脚、志愿帮扶、综治平安、民生互动等功能服务。
在黄华村,委员们调研后纷纷建言献策:“打造本地特色海鲜街。”“加入妇女儿童友好基地元素。”“加大宣传,招商引资。”“沉浸式文旅体验如何做大做实。”……黄华村“一肩挑”郑春海表示,委员们对黄华村未来乡村建设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都非常精准、有效,尤其是对全面统筹接下来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柳市镇党委委员、政协柳市委员联络组组长张楠指出,无论是城市社区改造还是美丽乡村建设,都是围绕着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向往来因地制宜开展。提升城乡风貌建设、改善居民人居环境是柳市镇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希望柳市委员联络组的委员们,能够继续深入调研、持续关注后街有机更新和黄华未来乡村工作,提出更多有益的建议和思路。政协委员要发挥各方面资源优势,协助做好政策宣传、解疑解惑、化解矛盾等工作,为扎实有力推进柳市城乡建设、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献计出力。
来源:今日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