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是团聚,是陪伴。但总有一些人,为了担负起身上的这份职责,为了让更多人能安心在家过年,他们奔赴岗位,坚守初心,用自己点滴付出,筑牢防疫的钢铁长城。
入夜,寒风凛冽,在七里港高速互通的核酸检测点,赵顺燕吃到了人生中最难忘的一顿年夜饭。
赵顺燕是市三医的一名B超医生,除夕当天,轮到她前往高速路口值班,时间为当晚11时到第二天早8时。“我的任务是对需进行检测的外地来乐对象进行核酸检测,一晚上,大概检测了30多人。”她说,为了早点赶来值班,家人将年夜饭提前到了下午4点,她和家人匆忙聚餐后,就赶着来值班了。
新年的爆竹声声,衬托得寒夜中的值班室特别寂冷,但是包括她在内的值班人员们依然坚守岗位,因为大家知道身上的职责和使命不容懈怠。“凌晨2点的时候,突然有人叫吃面。”赵顺燕说,外面很冷,进来看到那么多碗热气腾腾的兰州拉面,顿时感到很暖。
没有大桌、没有佐菜,大家端着碗面边吃边聊,场面非常温馨快乐。“这碗面并非有多好吃,但吃下去后,我整个人感到暖暖的,这是我吃过最最特别的一次年夜饭,也是我过的最最特别的一个除夕夜。”赵顺燕笑道,大家肩并肩“作战”,相信疫情很快就会消散。
除夕上午10时许,在白石方舱隔离点的南门处,一袭便装的林斐然正在和门口的保安打着趣,等待着隔离人员的入住,虽戴着口罩,但浑身上下都透露着青春的活力。22岁的林斐然是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也是白石方舱隔离点里最年轻的一名医护人员,贴着“00”后标签的她今年第一次没有在家过年。
“我是去年参加工作的,目前是一名三医的轮转护士,我们三医的医护从1月27日晚入驻至今已经4天,今天来隔离点报道的隔离人员没有这么多了,我们也稍微轻松一些。”除夕这天,是白石方舱隔离点正式开放的第3天,隔离点没了第一天时的忙碌,一众医护终于有空稍微歇息下来,而林斐然也终于有时间与记者面对面的聊一聊这段时间的艰苦。
“白石方舱隔离点刚建成投入使用,我们是入驻的第一波医护,所以肩负了‘开荒’的职责。”林斐然向记者介绍。1月27日晚7点半,林斐然收到医院的紧急通知,还未来得及跟去医院收拾一件护士服,便匆匆的从家里打包了行李直接前往白石方舱隔离点报到,所以除了防护服,她平时在隔离点只能穿着便装。
“入驻的第二天,我们便开始了接收隔离人员,从下午1点半开始,不间断地收住了近200多人,大致上忙好,已经是深夜1点半了。”林斐然说。12个小时的不间断收住,是对医护体力和精力的一种极大的考验。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使用好防护服,所有医护几乎都战斗满8小时后才被隔离点的工作人员“强制”休息一阵。
林斐然和所有乐清市其他隔离点的医护人员一样,每天需要重复着查体温等日常工作,监护隔离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在她的记录册中,详细记载着她所负责的每位隔离人员的情况梗概。
“我们三医的医护人员将在方舱工作一个月,直至2月份底才会换岗,期间不会离开方舱。”年纪轻轻的林斐然话语虽稚嫩,却也有着十足的坚定。在谈起是否会想念父母家人的时候,林斐然对记者说:“我的父母家人,都很开心我能来方舱为大家服务,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女儿终于能够回馈社会了,是件好事。”
来源: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