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已深,城东街道办事处的灯一盏盏熄灭了,但疫情数据统计组的办公室仍然灯火通明,沟通交流声、键盘敲击声、打印文件声、电话响铃声此起彼伏。为确保每日数据更新流转顺畅,组内人员24小时轮岗进行无缝对接,因此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是一张张疲惫的面容,一双双熬红的眼睛,一句句嘶哑的声音。 凌晨5点、上午8点、中午12点、下午3点、晚上11点……手机里一长串的闹钟见证了他们每一个时间点的工作状态。疫情每天都在变化,作为数据专班组组长,吴文荣每天的电话量也最多,并随着疫情的发展随之增加,从最初的一天50多通,到100多,最多的时候甚至达到200+,“每天睡着了都习惯性地摸着手机,生怕错过一个电话。”吴文荣说道。一通通电话上下沟通,一份份报表来来去去,靠的都是所有疫情信息人员过硬的政治素养、责任担当和夜以继日的坚守。 “疫情防控工作环环相扣,大数据排查是关键的一环。只有快速、精准锁定每个“关键人”,才能实现高效有力应对疫情,数据统计组相当于‘战疫中枢’,一方面要接收上级平台推送下发的各类信息,一方面高速有效对接给全街道10个村社,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对风险人群进行管控,将疫情传播风险降到最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国海说道,针对信息不清晰的被排查人员,数据组还要逐一打电话进行核实,避免数据信息在各级之间往返推送贻误“战机”。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正是因为有这些不辞辛劳的疫情数据统计人员默默地在大后方,打通了城东街道10个村社和市里数据连通的桥梁,确保了辖区疫情信息和数据的及时、准确上报,为疫情精准管控提供了支撑和依据,用实际行动筑牢了疫情防控的安全网。他们虽未亲临防疫一线,但仍然是最美的“逆行者”和“幕后守护者”! 来源:城东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