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宣传活动主题是:“生命至上 终结艾滋 健康平等”。强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共建共治共享,为实现防治目标、终结艾滋病而努力。11月30日下午,乐清市疾控预防控制中心、乐清市妇幼保健院、北白象中心卫生院在北白象镇前岸幼儿园、白鹭屿村举办“世界艾滋病日”现场公益宣传活动。 ───北白象镇前岸幼儿园活动现场
通过活动,教师和幼儿对防治艾滋病有了新的认识,明白艾滋病患者与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要相互关爱,相互尊重,消除不必要的恐惧,真正向“零”艾滋迈进。 ────白鹭屿村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群众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政策,发放宣传品及避孕套,吸引不少市民参与。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营造了全民关心、支持、参与预防艾滋病的良好氛围。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引起的以 T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为主的一种混合免疫缺陷病。艾滋病是一种严重传染病,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及母婴传播三条途径传播。 开展消除母婴传播工作,对降低孕产妇和儿童的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护妇女儿童健康具有重大意义。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市预防母婴传播工作无论是覆盖面、服务质量还是社会影响力,都有了大幅提升。这里有一组数据:我市孕产妇接受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100%,HIV、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暴露儿童治疗率均达到了95%以上,乙肝感染孕产妇分娩婴儿免疫球蛋白接种率100%,各项母婴传播率均维持在低位水平。这些数据都提示,我市消除母婴传播的相关指标已显著改善。 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通过医生专业的指导与规范治疗,艾滋病妈妈是完全可以生育健康宝宝的。 治疗与不治疗,对宝宝影响肯定会很大。
艾滋病本身就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约有90%的婴儿是通过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的,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有1/3儿童会在一年内死亡,50%儿童会在二年内死亡,因此母婴阻断对提高儿童生命质量极其重要。
孕妈妈有没有及时治疗,其母婴传播的几率相差是很大的。如未采取干预措施,艾滋病母婴传播率约高达35%左右;但若在孕早期,最好是孕前开始,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将孕母体内的病毒载量降低到较低水平,同时选择合适安全的分娩方式,并为所生婴儿提供安全喂养指导及规范抗病毒治疗,母婴传播率将下降至2%以下,因此,想要生育健康宝宝,孕妈妈的治疗至关重要,而且治疗越早越好。
由此可见,孕妈妈在孕前和孕早期做好抗病毒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妈妈通过正规抗病毒治疗,能使体内病毒量下降到较低水平,加之儿童出生后按规范进行抗病毒治疗,选择合理的喂养方式等,可以有效阻断宫内、产程及产后传播,使艾滋病妈妈生育健康宝宝。 来源:乐清市妇幼保健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