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荆镇完成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之后,环境发生大变化。为了让荆城更美更宜居,今年,该镇又朝着创建“国家卫生城镇”发起了冲刺。卫生城镇创建对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管理,改变镇容市貌,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品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事关大荆形象、发展、群众切身利益。为此,大荆镇整体联动、齐抓共管,如火如荼开展“创国卫”工作。 大荆镇“创国卫”涉及建成区12个村社,创建内容包括房前屋后整治、占道经营管理、乱搭乱建治理、农贸市场、管理病媒生物防制等12个方面,涉及城建、交通、环保、市场、卫生等多个领域,包括强化镇容镇貌综合治理,保持街道两侧建筑物整洁美观,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设摊点、乱拉乱挂、乱贴乱写乱画、乱扔乱吐等“六乱现象”,加快城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实现净化、绿化、硬化、亮化、美化等“五化”。
8月份以来,大荆镇连续召开多次会议,对“创国卫”工作进行部署,划分责任,层层落实。该镇成立创建国家卫生镇领导小组,定期开展检查、督查,有序推进创建工作。各村社积极行动起来,紧锣密鼓开展环境整治,并根据实际情况,举一反三,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与此同时,该镇建立了长效机制,每天进行进度排名,并将排名结果在该镇一楼电子屏滚动公布。同时,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最美村”“最美庭院”和“最脏村”评比活动,对评选出的“最美”,张贴醒目标志,进行鼓励,“最脏村”则在电子屏曝光,以此带动群众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当中。该镇还加大督查评比力度,按照“一周一检查、五天一评比”的原则,建立考核监督机制,完善奖励激励政策,努力形成推动创卫工作的长效机制,着力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幸福感,坚决打赢“创国卫”攻坚战。 近期,大荆镇建成区迅速掀起环境整治高潮。每天7时许,云泽社区的党员干部们就到各自的村社忙开了,他们不怕辛苦,一马当先,挑着累活、脏活干起来。 温暖家园小区住着龙西、仙溪移民,共有700户、2000多人,由于管理不到位,小区内环境脏乱,乱堆乱放。云泽社区党委书记阮桂国以身作则,从最乱点开始整治,他挥舞着铲子,将一堆堆垃圾铲平,再运送到车上。他的手上有被撞伤的淤青,脚上有一片片划痕,这些都是连日劳作的“战绩”。
看着一堆堆柴火、泡沫被清运,一个个瓜架被搬走,垃圾地变成草坪,脏乱差的环境变得整洁,村民从最初的不理解,到一起参与整治,最后变得喜笑颜开。
心中有梦想,脚下才会更有力量。阮桂国正是怀揣着“让群众过得更舒心,更有幸福感”的信念,义无反顾全情投入其中。自镇里召开会议后,云泽社区干部形成共识,全力整治6个村社环境。在石门,党员、妇女、村民主动加入,每天分5组开展环境整治,对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理,营造舒适的卫生环境。在高地,经过仔细清理,堆积多年、杂草丛生的垃圾地变得干干净净,干部们在此围上篱笆,村民们不再将垃圾乱扔。 “为了您自身的安全,也为了美化大荆城镇,请大家遵守:驾驶二轮电动车时,必须佩戴安全头盔,不得加装遮阳篷,按规定车位停放……”连日来,大荆镇联合大荆交警中队发出倡议,鼓励市民文明行车。市民是“创国卫”的主体,也是“创国卫”的力量源泉,该镇坚持把宣传发动当作首要工作来抓,努力营造人人创卫的良好氛围。
宣传在先,行动跟上。近日,为进一步规范电动自行车的行驶秩序,严防交通事故发生,引导文明行车。该镇组织开展集中大整治行动,交警在建成区主要道路上检查过往车辆,遇有二轮电动车私自加遮阳雨篷的进行拆除,对不戴头盔的进行劝导,并拖移违停机动车,净化集镇交通秩序。 在荆山北路,一位没有佩戴安全头盔被查的市民说,“我为了赶着上班,出门急了,没想那么多,以后会注意戴头盔的。”
8月26日,乐清交警大队组织机动中队、虹桥中队、清江中队、雁荡中队等单位共43名警力支援大荆,开展大兵团作战,重点针对二轮电动车加装雨篷、未戴头盔、机动车违停等交通违法行为开展整治。据统计,一天内共拆除二轮电动车雨篷437个、查处二轮电动车未戴头盔153起、抄告机动车违停26例、赠送头盔670个,为迎检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城镇形象,三分在建设,七分在管理。该镇明确责任,如有违反驾驶二轮电动车相关规定,属镇政府工作人员、各职能站所工作人员、村两委干部、党员以及两代表一委员的,经交警查实后,在大荆镇公示栏予以曝光,从而形成较强的震慑力。 来源:大荆镇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