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发现有人心脏骤停时,该怎么办?把握‘黄金4分钟’开展心肺复苏,存活率就能大大提升。”7月10日,乐清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为民办实事”首场活动应急救援技能培训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本次活动由市文明中心、市交通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市三医心肺复苏推广小组承办,近80名企业职工参加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心肺复苏、AED和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等。 当天,市三医心肺复苏推广小组讲师团为企业职工详细讲解了包括外伤包扎、心肺复苏、AED和气道异物梗阻等方面的急救知识,以及开展心肺复苏的基本要领。经过理论知识、具体操作的双重考核,成绩合格的学员获得了红十字会急救员证书。 据了解,乐清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为民办实事”服务事项清单于日前公布,包括垃圾分类环保宣讲,交通法规宣讲,未成年人帮扶、心理辅导,助老、助学、助残等36个志愿服务项目,将在全国、省级文明单位先行试点,逐步向乡镇(街道)、村(社区)、民营企业等领域延伸拓展,充分发挥志愿者联系服务群众、团结凝聚人心的积极作用,推动志愿服务联合会实体化运作,真正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7月10日,市红十字会联合市三医心肺复苏推广小组及白象中学首次推出“毕业证+救护员证”双证毕业生。 本次市三医心肺复苏推广小组采用“理论培训+技能实操”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包括心肺复苏、创伤救护和意外伤害处置等急救知识和技能。授课讲师以生动的语言、真实的案例,结合日常生活和工作,分别就急救重要性、心肺复苏技术及突发创伤的处置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当天参训的50余名高三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考核取得救护员证。 “我们学校既重视学生的学业教育,也重视学生的‘救护教育’,让救护员证成为每名学生的第二本‘毕业证’,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该校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他们会将“双证毕业生”发展下去,让学生们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在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 来源: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