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发言人---黄钱三(柳市镇象阳社区高园村“一肩挑”负责人)
我们村的仰槐河沿河步道去年底打通了,最近天气转暖,每天傍晚都有很多村民在沿河步道上散步,这是大家期盼了十年的民生项目。今年,我村将进一步改造村庄道路,将仰槐河和白浦河两条沿河环线贯通,改善村庄环境,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
高园村由原高前、高后、高四三村合并而成,现有居民2500多人。仰槐河的沿河环线涉及原三村地块。2010年,黄钱三时任高后村村委会主任。高后村村两委破除万难,村民们同心协力,打通了仰槐河北岸的沿河步道,取名为仰槐路。
“从新高园桥(修建于1998年)到老高园桥(建造于上世纪上叶)有200多米长,涉及高后几十户人家的房屋拆迁,村民们都非常支持,几乎没有拆迁赔偿。”黄钱三说,游步道宽6至8米,还在新高园桥南北两侧各建了20多米的文化长廊,供村民休闲娱乐。
仰槐河新高园桥至老高园桥南岸的湖滨南路有两片临河而建的房屋,将短短的200多米沿河路段分为三截,其中一片房屋属于高前,占据了60多米长的沿河步道,涉及十几户人家;另一片房屋属于高四,占据十几米长的沿河步道,涉及两户人家;两片房屋中间的空地则成了垃圾堆。打通湖滨南路,连通仰槐河环线,成了高园百姓共同期盼的事情。
高园村仰槐河游步道。 去年,高园村党组织换届完成后,村两委班子立即筹划湖滨南路贯通项目。在高前片(仰槐河沿岸)的十几户人家中,老党员王金余家占地面积最大,村两委将做通王金余的思想工作定为该项目的突破口,黄钱三和高园村党委副书记王汉飞等村干部多次找王金余恳谈。“你的孩子都在外经商,事业有成,他们也非常支持家乡的建设与发展。”“修建沿河步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好事,大家都会记得你的功德和善心。”村干部们掏心窝的话语打动了王金余,他同意拆迁。其他村民也陆续签订了拆迁合同。去年底,湖滨南路临河的两片房屋全部拆除,修路驳坎,耗资十几万元。
傍晚时分,晚霞照耀在河面上,波光粼粼,三两只白鹭翩翩飞过,大榕树下,村民们谈论着村庄的新变化。“贯通沿河步道的事情干得真漂亮!以前只能在仰槐河北岸来回走,现在能沿着河边逛一圈,河边景色变美了,车辆通行也方便了。”村民陈先生说。
“村庄要发展就要先修路,经脉通畅了才有活力。”钱黄三说,“下一步,我们要修建老高园桥。这条桥年久失修,钢筋裸露,桥板开裂,已经成为危桥,机动车无法通行。”此外,高园村还计划打通老高园桥和白浦河步道之间的道路。“目前,只有一条巷子可以从老高园桥走到白浦河沿岸,要将桥北面的房屋拆除了才行。”黄钱三说。
黄钱三领着记者来到了白浦河沿岸,这边的沿河步道平坦宽阔,风景秀丽,南边还有一个大型停车场。黄钱三说:“这里原来是一个垃圾堆,去年底我们把垃圾清除了,建成了停车场,有80个停车位。旁边就是高园工业区,村民和员工们停车都很方便。”
此外,高园村高翔路有一块十几亩的空地,将建设市三医象阳医共体。“以后,村民可以在家门口看病、检查身体了,生活更加便利,村民的幸福指数一路攀升。”黄钱三说。
拆迁之前的沿河景象。黄钱三 摄 来源:乐清柳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