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清市持续深化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创建工作,以“三大体系”建设为引领,创新方式“借脑引智”,采取“考核+宣传+监管”模式,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垃圾分类工作的新局面、新亮点。
一、健全“考核督办体系”,突出机制约束的深度。一是建章立制,成立以综合执法局、农业农村局、机关事务中心为主要牵头单位的三个专项督察组,对各党政机关、乡镇街道、功能区等单位开展专项督查,严格落实“一周一暗访”、“半月一排名”、“一月两通报”制度;二是强化领导问责制,对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滞后、整改不力的单位负责人由市政府分管领导进行约谈,屡次未改或情节严重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并实行挂牌督办,9月份对六个考核排名末位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并在下阶段整改过程中纳入到重点督办单位;三是抓好抓细红黑榜晾晒制度,从乡镇(街道)、功能区到村、小区层层建立红黑榜,将红黑榜晾晒纳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公布姓名、住址及照片,对黑榜群众形成威慑,积极发动群众群策群力,形成全社会监督效应。
二、健全“舆论氛围体系”,传递宣传引导的温度。一是开展“扫楼式”入户宣传工作,结合近期全市村两委环节、人口普查等活动,发动党员、村干部、志愿者等社会群体进行一对一、面对面宣传,目前全市已进行入户宣传达30余万户,入户宣传覆盖率74%,到11月底全市群众知晓率、参与率及精准投放率将确保达到100%;二是多载体壮大媒体“发声”渠道,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及两微一端开辟专版专栏,对全市30个交通类枢纽站点及100辆以上车辆进行公益广告投放,面向全市118万微信用户数进行朋友圈垃圾分类公益广告推广,在各公共区域内设置垃圾分类智能化一体兑换机,以积分兑换礼品的形式积极带动群众参加到全市垃圾分类的工作中,加快实现宣传全覆盖,引导群众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三是强化队伍建设,建立全市垃圾分类宣传信息员队伍,及时掌握了解全市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动态信息和创新亮点,并利用简报、上送、投稿等方式进行分享交流。组建乐清市生活垃圾分类宣讲团及各下属宣讲队伍14支,组织开展“下乡、下村”等集中式培训达42场,为群众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掀起新一轮的学习热潮。
三、健全“执法监管体系”,体现监查督管的力度。一是市分类办联合市综合执法局对垃圾未分类、未投放单位的违规行为进行零容忍处罚,形成“处罚+监管+威慑”的长效机制,目前已对8家未分类投放的单位进行处罚并开具了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二是强化督导员队伍建设,建立村、小区等各级督导员队伍551个并实行网格化管理,提升督导员管理权限,对垃圾不分类、投放不配合的业主和居民由督导员对其进行教育监管,同时将红黑榜晾晒内容以督导员的评估打分作为主要依据。设置各小区楼层内业主职务最高者担任楼长并进行备案登记;三是搭建了智慧安防技术平台,提升垃圾分类智能设施的应用,依托城市大脑、智慧城管等智能化信息平台为监督手段,对城市内垃圾分类违规行为进行有效、快速的监督。
来源:乐清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