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上班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1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周科普】腹直肌分离究竟是怎么回事?

[复制链接]

6439

主题

6443

帖子

7630

积分

小朋友

Rank: 1

积分
76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乐清之窗 发表于 2020-10-30 09: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电信
首先,我们要知道,腹直肌是位于腹部正中线的两旁的两束肌群,具有保护腹腔器官,维持腹压,维持形体的作用,经常运动的女性腹部肌群一般都会比较发达,可以形成我们常说的“马甲线”。但是怀孕期间,随着子宫增大,肚子越来越大,腹白线被拉伸变薄,腹直肌逐渐失去弹性和力量,并从腹白线的位置开始逐渐向两侧分离。轻者分离程度在1-2指,平常缺乏运动或营养不良的女性甚至可能分离3-4 指。
1、 肚子松松的,收不回去,大腹便便,影响美观。
2、排便时,腹肌不能很好地用力,导致产后便秘的出现。
3、腹肌无法协调收缩,这会造成腰肌代偿用力,导致腰肌过度劳损,出现产后腰背痛
所以,产后腹直肌修复,刻不容缓!产后42天,即产褥期内,此时子宫也尚处于恢复中,腹直肌也是处于恢复状态,故无需特殊处理。待产褥期结束时,如果经过产后门诊检查诊断有腹直肌分离的话,建议及时进行腹直肌分离的恢复。
1.单纯电刺激或电刺激结合手法都可以有效解决腹直肌分离。
电刺激可以提高腹部肌肉兴奋性,唤醒因受损而功能暂停的肌肉的本体感觉器;同时促进腹部肌肉激活,增强核心肌群的训练,修复因生产而损伤的细胞,主动修复断裂的筋膜和韧带,加快腹直肌向腹白线的聚拢,促进腹壁紧张度的恢复;此外,还能减少脂肪在腹部的堆积,减少产后下腰痛的发生率,降低产后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2.同时配合手法锻炼可以激活腹部肌群、胸腰筋膜,增强腹直肌、腹内外斜肌和腹横肌的力量,帮助分离的腹直肌更快的恢复。
3.可以通过家庭自主训练进一步恢复分离的腹直肌,维持如站姿收腹、平板支撑、仰卧抬腿和腹式呼吸等
一般我们认为,生完孩子的女性腹直肌恢复到两指以内可以认为恢复正常。于是很多苦恼的产后妈妈们恍然大悟…..哦,快快快!恢复了腹直肌分离我们就甩掉了大肚腩啦……
腹直肌分离已经基本恢复到正常了,为什么大肚子依然在那里……其实,腰腹部赘肉多、肚子松垮,除了腹直肌分离外,还应进行腹部塑形和增加燃脂运动。除腹直肌外,盆底肌、腰背部肌群都应加强训练。

腹直肌、盆底肌和腰背部肌群都属于核心肌群,是一个整体,可以在运动中稳定胸廓和骨盆,固定脏器位置,协助正常呼吸,维持姿势、体态,保持脊柱稳定性和灵活性,保证盆底功能的正常发挥等。

如果单纯只恢复腹直肌,而忽视盆底肌、腰背部肌群的正常生理功能的恢复,这些肌肉可能会出现部分代偿,导致相关症状的发生,如尿失禁、小腹坠胀、腰背痛等。
所以,诊断明确的女性产后不仅要恢复腹直肌的分离,还需要进行盆底肌损伤的修复,生完孩子,产后这些功能的恢复不容忽视!
乐清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
乐清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

2002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医学院妇产科学系,一直在乐清市第二人民医院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工作。2010-2011年赴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进修学习一年。2014年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专项进修阴道镜及宫颈疾病。2017年在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专项学习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激素补充的治疗及门诊管理。在国内各级杂志发表论文数篇,主持完成市级卫生局科技项目课题一个。

擅长:妇科各种良性肿瘤的诊治及微创手术,妇科内分泌疾病,围绝经期疾病,宫颈疾病等。
来源:乐清市第二人民医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乐清上班族网 ( 浙B2-20100310-1 )

GMT+8, 2025-8-6 07:35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