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日来,美丽田园创建暨城乡环境大整治大提升行动进入白热化阶段,柳市镇一面组织各社区深入田间地头,绘好规划、挖掘资源、探索农业多元业态,打造镇级美丽田园样本,一面发动全镇各村党群及志愿者参与创建,通过“红色星期天”等活动形式,用行动反哺乡村。
苏吕村的美丽田园示范点。黄瀚 摄 刚刚过去的周末,柳市镇各村以城乡环境大整治大提升为主题,开展“红色星期天”活动。党员、群众在村两委的组织带领下,穿上红马甲,戴上劳动手套,拿起扫帚与铲子,对村内主干道、公园、农田等进行清扫。
“‘红色星期天’是上级提出的党建品牌,在柳市镇真正做到了落地生根,成为了柳市各村党群共建的优良传统。以往每个周末,各村会积极组织活动,从搞卫生、做慈善到开讲座,应有尽有。”柳市镇有关负责人说,“今年受到疫情影响,活动暂停了一阵子。此次各村不约而同重启活动,围绕城乡环境大整治大提升这个当前中心工作,释放共建活力,有效助推中心工作开展。”
当日的象东社区处处有“红色”,各村党群热情高涨,身体力行维护美丽家园。在霓阳村,十余名党员干部沿着村内农田走了一圈,一边走一边搜寻垃圾,对竹棚、农用废弃物等垃圾进行捡拾、清扫,并用三轮车及时清运。
“前期我们整治的是红旗点的农田,现在村内的农田也要清理,双管齐下,村庄环境才能真正变好。”该村党总支书记徐荷盛说。经过整治,农田环境果然大变样。
在南城社区新桥村,村两委干部、党员、网格员与热心村民共同参与活动。他们分工协作,有的沿河清理步道,有的清扫口袋公园,有的将垃圾装入麻袋中,有的运送垃圾至投放点。不止大人们在干活,一名小学生也拿起扫帚,清扫得有模有样。
黄华社区各村你追我赶。华北村除了清扫公园、村内道路等地的垃圾,还将战斗力投放到了电线杆与墙角的“牛皮癣”小广告;上岩村消灭了不少道路边的陈年垃圾;京山村巧妙借势,一边清扫沿河环境,一边组织人员乘船引河水冲洗沿岸。
在东城社区凰屿村,40多名党员干部、群众参与了“红色星期天”之“扮靓新村党员先行”活动。“我们村由4个村融合而成,‘红色星期天’活动每周会去一个片区,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促进新村融合。”该村党委书记郑岁权说,“这次是在西凰屿片开展活动。”当日的西凰屿公园被“红马甲”们包围了,大家热火朝天地劳动,心与心更近了。
华北村清理“牛皮癣”。 柳市镇有着丰富的社会团体资源,除了村级组织开展的“红色星期天”活动,民间志愿者也积极参与到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中来。
为积极助力柳市镇美丽田园创建暨城乡环境大整治大提升行动,连日来,柳市黄华堡慈善“自香亭”团体组织志愿者开展环境清理大行动,通过十余日的劳动,成功让荒地变为美丽田园。
据了解,志愿者们经与村集体协商并签订合同,针对黄华堡炮台山边的一处荒地进行改造。此地长期无人管理,杂草丛生,环境脏乱。烈日炎炎,志愿者们扛着铁锹、锄头,拎着铲子、耙子和清洁用具,充分发挥不怕脏和苦的精神,齐心奋力清理杂草、垃圾和碎石块。十多天不间断,他们用耐心劳作,让原本杂乱不堪的场地变得整洁、平整。
“除了做好清理工作外,接下来,我们还想要做好这里的美化工作。”一名“自香亭”志愿者说,这些天在清理的基础上,他们对土地进行了翻新,种上了蔬果,并给这片田园取名为“黄华堡慈善自香亭公益田园”。说起未来的新面貌,志愿者们充满期待。他们表示,把这片荒地变为果园是他们的目标,这样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可以让村民们参与到耕耘、播种、收获的过程,体会到喜悦。“待明年这里芬芳四溢、瓜果飘香,还会吸引更多人来。”一名志愿者说。
花浃村清理田园垃圾。 “自香亭”志愿者打造公益田园。
去年以来,柳市镇以“美丽柳市”为主旨,在环境综合整治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先后有针对性地出台并主导城乡环境提升百日攻坚大行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八大专项行动、环境“整洁优美”专项考核行动、口袋公园与停车场建设行动等,通过加大建设、自查自纠与监管力度,全方位提升环境品质。
今年以来,美丽田园创建暨城乡环境大整治大提升行动更为“美丽柳市”建设注入丰富内涵,让环境整治的触角延伸得更广。
来源:乐清柳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