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5月18日下午,乐清市建设路小学语文组在建设路校区开展了“自主学习,精准课堂”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副教导主任干玲敏老师主持,余宁鸿老师和叶忠友老师上课,周晨慧老师和陈园园老师评课,全体语文教师共同参与。
第一节课是由余宁鸿老师和一(3)班的学生带来的《古对今》。余老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入了学习小伙伴——小书童,以小书童的爬山过关拿到《声律启蒙》这本书为情境,设置了“我会读”“我会对”“我会诵”三个关卡。余老师采用微课识字法、图文对照法、节奏朗读法、你说我对游戏法等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充满趣味的语文活动中认读生字,体会对韵歌同类相对、字数相等及押韵的特点。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激起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和主动识字的兴趣。
第二节课是由叶忠友老师和四(6)班的学生带来的《诺曼底号遇难记》。课堂伊始,叶老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作者雨果,梳理故事情节,回顾小说的文体特点,引发阅读期待。接着,叶老师紧扣单元语文要素“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先让学生独立学习,引导学生聚焦哈尔威船长的语言和行为,对比不同的人面对灾难不同的表现。让学生提出问题,再进行小组讨论,尝试组内解决问题,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全班交流。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文本语言,感受人物形象。
余宁鸿老师和叶忠友老师分别进行了说课。余老师从文体特点、教学重难点、教学情境设置和教学环节的展开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整堂课立足学生的学习原点,从学生的学习起点出发,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增长了语言智慧,也把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的内心。叶老师从课文的文体特点及“学为主教学”的特点入手进行了说课。整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载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学会学习。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起点,以语文的问题作为教学基础,以教师的问题作为教学引导。
周晨慧老师对余宁鸿老师执教的《古对今》进行评课。周老师从“围绕学力基础玩,转识字方法”“搭建情境支架,创生课堂情趣”“渗透汉字文化,增长语言智慧”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精彩点评。接着,陈园园老师对叶忠友老师执教的《诺曼底号遇难记》进行评课。陈老师认为叶老师的课做到了以下三点:第一,教学环节最大化精简——方便学;第二,教学内容最大化统整——精准学;第三,学习方式最优化组合——自主学。
本次教研活动为语文老师们搭建了教学研究和交流的平台,推动了老师们对“自主学习,精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愿老师们的收获能化作光亮,照亮语文教学之路。
来源:乐清市建设路小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