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随着夏日的明艳,乐清市建设路小学滨海校区的互联网+语文教研活动,积极有序地开展。远在雁湖希望小学的老师,在录播室,共同参加教研活动。研修的主题为“互联网+自主课堂 精准教学”。研修活动由五、四、三年级三个级段的老师承担主要任务。
人间最美五月天,乐清市建设路小学滨海校区未来教室正在举行语文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万丽娜老师解读教材,蔡茜茜老师上课,林金微老师主评,全体语文老师积极参与。
活动伊始,万丽娜老师立足本单元语文要素——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对《童年的发现》这一课从以下方面做了深入地解读:借助图表,理清脉络;品味语言,感悟趣味;迁移运用,趣谈发现。万老师的解读,深入浅出,紧扣活动主题——自主课堂,精准教学。
接下来,蔡茜茜老师与五(3)班孩子共同演绎了课文《童年的发现》。蔡老师从“发现”入手,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把握“童年的发现”是什么,进而围绕“发现”精读课文。整个教学过程由易到难,让学生从文字表面读到文字背后,体现了教学的梯度;学生有话可说,有疑可研,提出每一个问题之后,有思维方法的指导,留足学生与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
课后,林金微老师对这节课进行了点评。林老师特别赞赏蔡老师在课中两次引进《语文作业本》:一用作业本,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并恰到好处地利用作业本让学生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二用作业本,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疏通文脉,成为展开教学活动的支架;准确地把握了本课知识点与《语文作业本》之间的联结点,对《语文作业本》的题型进行巧妙开发和利用,让学生在言语生长处触发感受,让言语在思维丛林中穿行生长。
6月8日,乐清市建设路小学滨海校区语文“自主课堂 精准教学”暨“互联网+义务教育”教学主题研讨活动在未来教室举行。本次活动由王建萍老师主持,叶素萍老师解读教材,王炎老师上课,张卫燕老师主评,全体语文老师积极参与。
活动伊始,叶素萍老师立足本单元语文要素——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基于学情,对《海的女儿》这一课从文本的价值取向,新旧两版教材节选片段的区别,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奇妙想象以及人物形象品析等方面做了解读。
接下来,王炎老师与四(2)班孩子共同演绎了课文《海的女儿》。王老师立足“自主学习 精准教学”,根据学情、学段要求以及文本特质,教学过程以“记录梳理 感受奇妙”和“聚焦人物 体会形象”为核心,对教学内容做出了正确的研判。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与学生平等地对话、交流、探讨,体现了有效学习。
课后,张卫燕老师对这节课进行了点评。张老师特别赞赏王老师的课堂真实、朴实、扎实,是一堂以生为本,协同学生共同体验学习过程的课堂,并阐述了自己的课堂教学理念: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扎扎实实、轻轻松松,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在灿烂的六月,“互联网+义务教育”同步课堂继续开展。本次教学活动,由董娅佩老师执教习作课《这样想象真有趣》。通过互联网,在未来教室建设路小学滨海校区三(9)班同学和远在雁湖希望小学的三年级同学,牵手同步课堂,同上一节习作课。全体语文老师聚集未来教室,积极参与。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习作教学应该努力使课堂习作摆脱“训练”的桎梏而走向真实,将话题转化为一个可操作的项目,使习作的情景从“虚拟”走向“真实”。基于情境,明确项目任务;借助支架,分项完成任务;依据标准,形成项目成果。
董老师先由图片导入,引发孩子们想象,动物王国发生了神奇的事情:动物的特征发生了变化,变得跟原来截然相反了。继而让学生顺着逆向思维,想象其他动物会发生的变化。孩子们的思维被激发了,小手直举,发表了很多有趣的见解。播放图片、音频,搭建支架,发散想象,帮助学生获得情节构思的灵感。头脑风暴,具化想象。每个孩子选择一个动物作为主角,想象特征变了,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小组之间,每个孩子津津有味地讲述着,分享自己编的故事。并将有趣的故事片段写下来,向课文学习小妙招,运用小妙招修改文章,提升故事有趣指数。
课后,黄芳老师对这节课做了点评。黄老师赞赏本堂课“想象有法趣中得,用法想象方得趣”,趣中引题,趣中寻法,写中生趣,趣改故事。董老师打开了学生的想象之门,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习作得法,趣味盎然。雁湖希望小学的老师,也发表了评论,表示收获颇多。
网络教研,共促成长。“互联网+自主课堂 精准教学”研修活动,一直在进行。互联网+网络研修的实践、研究、思考、感悟、拓宽了教学时空,努力实现了建小和雁湖希望小学之间的优质资源的共享、共建。每一次网络教研都是一次思想碰撞的过程,一次互相学习的过程。网络教研,我们一路研修,一路收获!
来源:乐清市建设路小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