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上班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9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畅享缤纷暑假 点亮欢乐时光 城东街道寓教于乐打造“春泥”学堂

[复制链接]

6445

主题

6449

帖子

7649

积分

小朋友

Rank: 1

积分
764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乐清之窗 发表于 2021-7-28 10: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电信
文艺汇演现场。黄瀚 摄
学跳舞。杨阳 摄
参观南怀瑾故居。张珈玮 摄
参观非遗博物馆。
安全教育课堂。
扫一扫 听春泥音乐课 汪洋 制作
博物馆红色文化研学。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由城东街道提供

7月以来,为了给街道留守儿童及“小候鸟”们带来丰富而有意义的暑期生活,城东街道以辖区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开设三个“春泥计划”暑期班,将趣味课程与特色活动相结合,为孩子们送上快乐活动和爱心关怀。

“春泥”有心 排忧解难

“小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了南怀瑾先生的书房,请大家礼貌参观……”7月20日上午,后所社区宝龙“春泥班”的20余名学员在社区党委骨干、支教团队志愿者的带领下,来到南怀瑾故居和中共乐清支部成立旧址长春楼开展红色研学实践活动。

在解说员的讲解下,学员们了解了南怀瑾先生的生平过往。学员们各抒己见:“从老照片里感受乡贤伟绩,很有韵味。”“第一次参观南怀瑾故居,感觉特别有意义。”当问起课程感受,学员们异口同声地说:“课程都很有意思,活动也多,我们学得津津有味。”

“‘春泥班’给孩子带来良好的精气神,也为我们家长提供便利。”半个多月来,后所社区的新居民王先生每天在上班前将孩子送到后所宝龙“春泥班”,下班后再接孩子回家,解决了照看孩子的后顾之忧。

对王先生这样的新居民来说,每逢子女假期都很烦恼。而从2011年开始,城东街道和宝龙集团联合开办“春泥计划”暑期夏令营,保障孩子的暑期学习和生活实践。丰富的特色课程也让孩子们有了充实的生活体验。王先生说,自从上了“春泥班”,孩子回家话也多了。

后所社区党委书记卢晓鹏表示,此次后所宝龙“春泥班”是该社区村社规模优化调整后的首次开班,特别开设周六课堂,为后所宝龙“春泥班”的学员家长解决了无暇照顾子女的困扰,真正起到帮扶新居民作用,彰显“春泥计划”初衷。同时,为社区接下来持续开展“春泥计划”打下良好基础。

“我也在和孩子们的相处中得到了成长,有了许多人生感悟。” 后所宝龙“春泥班”的负责老师戢良毅是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负责人,是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一名准大三学生,在这里成为了学员们的“小戢老师”,收获学员们的喜爱和点赞。

戢良毅说,他很感谢此次暑期实践的经历,准备阶段的忙碌和紧张、实地体验后的和谐相处、街道社区为他们提供的帮助,以及乐清这所城市的浓重红色底蕴,都将成为这个夏天他心中最闪亮的记忆。

“春泥”有梦 红色引领

在东山南社区,非遗和红色传承是该社区“春泥班”的主题。7月12日,东山南社区工作人员与暑期志愿实践团队的老师们携手,带领30余名小朋友参观乐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对乐清市的地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学习与讨论。

“乐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是乐清市收藏品种最齐全的非遗展示基地,也是乐清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讲解中,学员们欣赏150余件非遗收藏作品,了解乐清市非遗项目,探索乐清历史文化丰厚底蕴,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希望通过参观学习非遗项目的来源、意义、特点、传承现状,加深学员对非遗文化的了解,提升他们对民间优秀艺术文化的自豪感。”东山南社区党委书记王丽旦表示,在此次“春泥计划”中,社区结合地处乐清市非遗中心和博物馆周边的位置便利,多次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将乐清市传统文化穿插至“春泥计划”课堂,带动学员们从小培养文化意识,提升文化自信。

在乐清市博物馆,革命历史文物、长征系列雕刻、革命红军留存的衣物及武器映入了学员们的眼帘,如一幅红色画卷,为学员们“讲述”了红军革命故事。支教老师们也参与其中,与学员们共同领略乐清红色历史。

东山南“春泥班”班主任斯杨颖的趣味红色故事课让学员们翘首以盼。课堂上,斯杨颖通过播放《那年那兔那些事儿》这一趣味历史动画片,引入讲解各类红色故事,带领学员走进红色年代,感受红色情怀。

在“春泥计划”中,东山南社区还充分发挥“党建+三社”红色引擎大党委统领模式,以“社区提供实践服务阵地、手牵手社工机构做好后勤保障指导、暑期实践团队大学生全程执教”的联动方式,结合党群资源,聆听学员需求,以“红色”教育为主基调,穿插开设基础课程、安全教育、国学文化、思想品德、音乐欣赏、舞蹈教学、户外拓展等多彩趣味课,为学员送上安全、充实的暑期生活。

“春泥”有声 趣味缤纷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日前,旭阳“春泥班”的学员在支教老师苏长辉的带领下开展“小小诗人”诗歌品鉴课程,20多名学员整齐地朗诵着红色诗歌,稚嫩而洪亮的声音响亮着旭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李大钊的《青春》是诗歌品鉴课程的老师苏长辉送给学员们的特色“礼物”,希望能用铿锵有力的爱国诗词,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意识,为“春泥”特色课程增添一份红色情怀。

苏长辉也是旭阳“春泥班”的班主任,他是台州玉环人。虽然回家的车程很近,但十余天来他从没有回家休息过。他说:“放心不下可爱的学员们,也深深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春泥’责任。”

同时,为了准备“春泥班”文艺汇演节目,苏长辉与老师们带领学员开展“禾下乘凉梦,童音忆功勋”特色音乐课,排演了歌曲《稻香》,“选择这首歌,是希望在带孩子们回忆美好童年的同时,让他们懂得知足,在困难面前不要轻易放弃。通过手摇铃及拍桌的半阿卡贝拉形式,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歌曲、学会歌曲。”苏长辉说,希望在暑期夏令营活动当中,除了让孩子们学到有用的知识之外,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趣味和喜悦,让支教活动满载而归。

在街道统一安排下,旭阳“春泥班”还安排了未成年安全教育等课程。来自乐清市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们教导学员们远离无安全设施的水域及不熟悉水域,告知不要在无成人陪同下游泳,并向学员们讲授预防溺水的知识、自救措施及其他安全防范常识,进一步增强学员安全意识。

旭阳社区党总支书记吴智勇表示,通过举办少年儿童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春泥计划”夏令营活动,让小朋友快乐学习、拓宽视野,培养青少年崇德向善的道德品质,引导他们感恩社会、勇于当担,提升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春泥”有情 共同成长

据统计,城东街道“春泥计划”已惠及近千名少年儿童。自2013年城东街道与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建社会实践基地以来,该校大学生每年都是“春泥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至今已有200余名大学生持续助力街道“春泥班”开设。

今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六团四队的21名学生早在7月初就来到了城东街道,秉承“百年追梦,支教承启”的社会实践主题,提前与社区沟通交流,结合社区特色和党群资源,精心筹备“春泥计划”课程。

“一开始比较紧张,做了许多前期准备。开始支教以后,我们每天晚上都开会讨论,解决白天遇到的教学问题。”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戢良毅说,他们会将白天的教学情况梳理汇总,再进行调整,以便做到因材施教。

得益于此,支教老师与“春泥班”学员们打成了一片,每天都有许多学员找他们聊天谈心。老师们也记住了每一个稚嫩的面孔,与学员们共同努力,一起成长。

7月22日,城东街道“花儿向阳·童心向党”春泥暑期文艺汇演开幕,100余名“春泥班”学员在经过为期两周的“春泥计划”洗礼后,纷纷参演各类文艺节目。

手语表演《国家》、合唱《稻香》、情景剧《丰碑》……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学员们唱响红色歌曲,以成长为主题,以歌曲、舞蹈、朗诵、表演为载体,凭借春泥精神向党献礼。支教老师们也以合唱、相声等形式,为孩子们上好最后一课。

在全体教师合唱的《明天你好》歌声中,城东街道本年度“春泥计划”圆满落幕,老师们即将离开朝夕相处的学员们,踏上回程旅途。“在收拾行李时,我们接到了孩子们的告别电话,所有人的眼泪一下子就绷不住了。”老师们回忆说,大家都很不舍,和学员们约定明年一定再来乐清来看望大家。记者 张珈玮
来源:城东街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乐清上班族网 ( 浙B2-20100310-1 )

GMT+8, 2025-8-23 22:50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