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十朋是乐清人‘熟悉的陌生人’。说熟悉,是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是状元。说陌生,是因为对状元的事迹不够了解,甚至存在曲解。”
“王十朋看重功名,但他考取功名是为了报效国家和百姓。与功名相比,他更看重气节和操守,强调‘科第之香,何如名节之香?’”
“王十朋在诗歌方面成就不凡,但其实他的文章更出色,在为政、为学、为师等方面也都值得称道,可以说是‘诗不如文,文不如人’。他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是他一生所体现的光明磊落的君子人格。”……
11月27日下午,城东街道在望港书苑举办了第二届阅读节之“解读一代伟人王十朋”分享活动,来自乐清市教育研究培训院的王炳炜老师与报名的读者进行了1个半小时多的互动交流。
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乐清四都左原(今淡溪镇梅溪村)人,是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1112年出生,1157年中状元,1171年去世。曾三任京官(其间曾出任绍兴佥判),犯颜极谏,人称“真御史”。因得罪主和派,自劾去职。历任饶州(治所在今江西鄱阳)、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奉节)、湖州、泉州四郡一路(在夔州时兼任夔州路安抚使)最高行政长官,所至“勤事爱民”,政绩斐然,退有遗爱,名节为时人和后人所推重。朱熹将他与诸葛亮、杜甫、颜真卿、韩愈、范仲淹“五君子”相提并论,叶适称他“名节为世第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他“立朝刚直,为当代伟人”,南怀瑾称“从其平生之学问、德业、事功而言,则先生之功名,已为南宋第一状元”。
王炳炜老师自2019年6月起全面接触王十朋著作,至今已在《乐清日报》上发表解读王十朋《咏史诗》的系列随笔二十余篇。在分享活动中,他主要借鉴乐清籍学者张润秀先生的《梅溪诗传》,分10个片段介绍了王十朋中状元之前“勉力亲灯火”“自全幽静操”的“乡贤诗怀”、任京官期间“危言犯颜”“直道立身”的“慷慨悲歌”和主政四郡一路时“不作附炎官”“为民解百忧”的“民本乐章”。他将王十朋的一生概括为追求真、善、美的一生,呼吁大众读取王十朋所著的“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
90分钟的分享干货满满,让听众对王十朋少了些曲解,多了些了解,从“陌生”走向“熟悉”。乐清中学蒋玉芸老师在微信朋友圈中说:“一直觉得王十朋只是南宋半壁江山的一个状元而已,听讲座后才发现自己的狭隘和偏见。”
今年是王十朋逝世850周年,纪念王十朋具有特殊的意义。他像梅花一样高洁的品格、像溪流一样灵动的智慧,永远值得我们深入解读和传承。
来源:城东街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