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七夕节深厚文化内涵,培养传承良好家风家训,乐成街道各村社组织开展“七夕”活动,营造和谐良好的社会风尚。
景贤社区“迎七夕·巧做饼”亲子活动 景贤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妇联开展以“迎七夕·巧做饼”为主题的亲子活动。 经过活动前的宣传,活动吸引来众多的青少年和家长共同参与。开始前,工作人员为青少年及家长讲解此次活动的流程与注意事项,并带领青少年一起做好双手的卫生消毒工作;活动开始后,青少年在工作人员与家长的协助下完成了饼干面糊准备,饼干造型等工作,在等待饼干烘焙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为青少年讲解了七夕节日的由来及传说故事;最后,饼干顺利出炉,工作人员将烤好的饼干分给每一位参与活动的青少年,青少年们将饼干带回家中,和家人一起分享他们的浓浓爱意;活动最终在青少年们的欢声笑语中顺利完成。 古诗言:“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七夕节”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与想象,更是一种美好情感的表达。此次亲子做饼、烤饼活动,青少年们将自己的心意注入亲手制作的饼干中,与家人分享,不仅仅将美味带给家人,更将满满关爱之情带给家人。
银溪社区“不一样的七夕 不一样的味道” 银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春泥计划班孩子及居民群众开展“不一样的七夕 不一样的味道” 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活动。 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给孩子们讲述七夕节的故事,介绍乐清七夕节的习俗,让孩子们亲手来做一做七夕饼。志愿者阿姨们一边为大家详细地讲解做饼的食材和注意事项,一边为大家演示制作方法。孩子们认真看、仔细学、动手做,有些现场奇思妙想,DIY兔子、乌龟、星星等花样形状的七夕饼;随后,工作人员将做好的七夕饼煎熟并分给现场居民,大家一边品尝,一边交流,浓浓的节日氛围弥漫在现场的欢歌笑语和香甜的七夕饼中。孩子们还把做好的七夕饼打包装好,把这份爱意分享给家人。 通过开展七夕节主题活动,不仅拉近了社区家庭关系,提高了孩子们动手创作能力,同时引导他们向家人表达爱意,在领略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感悟爱的真谛。
南门社区温情乞巧饼 传承七夕传统 在这七夕节来临之际,南门社区新时代文明站开展了一场“学做乞巧饼,分享七夕温情”的活动。 当天,南门社区社工和退伍军人志愿者等,在党委副书记徐赛芬的带领下学做七夕饼。从配料成分,调制粉水比例,到揉团做饼成型,徐副书记都耐心讲解,要把这些闪烁着自古以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美食制作方法传授给年轻的一代,不让他们失传。 在蒸煮完成后,派社区党员志愿者们分发给社区退伍军人、鳏寡老人、低保残疾人群和周边幼儿园的孩子们。让他们感受到社区节日的关怀和温情。
城北景南社区七夕粿增进邻里情 城北景南社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七夕粿增进邻里情活动。活动邀请了部分社区居民、巾帼志愿者,共同迎接七夕,传播传统民俗文化。 来参加活动的志愿者和居民们齐聚一堂,把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变成了传承民俗、增进邻里感情的“小厨房”。大家分工明确,有的揉粉、有的切料、有的搓团……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不一会,一个个圆滚滚的粿就“坐”在了案板上。香喷喷的粿出炉后,大家坐在一起品尝劳动果实、拉家常,交流“七夕”的传说和风俗,场面热闹而温馨。 随后,社区工作人员为辖区核酸采样点工作人员和孤寡老人送去了新鲜出炉的粿,陪他们一起过节。 通讯员: 王婷艳 李悦 陈丽 王琼洁 来源:乐成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