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上班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6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华一带古代海防琐谈

[复制链接]

6324

主题

6326

帖子

7259

积分

小朋友

Rank: 1

积分
725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乐清之窗 发表于 2024-7-18 09: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电信
       黄华,地处乐清市东南部、瓯江口北岸,上接瓯江八百里之水,下连东海浩渺烟波,隔灵昆岛与永嘉场(今属龙湾区)遥相呼应,素有瓯江门户、温州咽喉、温郡要地之称。其地有山,旧时山上盛开野菊花,满山皆黄。菊花,又名黄花,《礼记·月令》曰“季秋之月……鞠有黄华”,“鞠”古同“菊”,“黄华”即“黄花”;又宋代史正志《菊谱》有“菊,草属也,以黄为正,所以概称黄花”之语,故山以花名,曰黄花山。明永乐《乐清县志》(记事至永乐十六年,即1418年)载:“黄花山,去县西二十五里,在长安乡。”村以山名,称黄花。后以“花”“华”互通,改作黄华(读音仍作huā),互用。清代以降,相关书籍、地图多用“黄华”,鲜见“黄花”,如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刊印的《温州府志》,其卷首《乐清境界之图》载寨名“黄华寨”;清道光《乐清县志》,载山名“黄华山”,载地名“黄华”。
       明清时期,黄华地域范围包括今黄华关(曾称一村)、黄华堡(曾称二村)和黄华(曾称三村)三个村,与上颜(清代称上岩)、曹田、斗岙(清代称五星斗)、山前等同属乐清县长安乡七都。民国期间,黄华与曹田、上岩、南山、北山、西岙、山前、胡家垟等地合称黄曹乡。1950年6月,黄曹乡改称黄华乡。1956年2月,将长岐、慎江、慎安等乡及井虹乡的沪屿并入,仍称黄华乡。1958年,建立黄华管理区,属翁垟公社。1961年,成立黄华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复置黄华乡。1985年12月,改为黄华镇,辖黄华关、黄华堡、黄华、上岩前、上岩后、沪屿前、沪屿后、长林东、长林西、殿后、岐头一、岐头二、岐头三、岐头四等27个行政村。2011年4月,黄华镇并入柳市镇,原镇域设黄华社区和长岐社区。综上,黄华即是一个村的称呼,也是三个村的旧称,还是黄华镇的统称。为便于读者区分和理解,下文将以“黄华一带”表示原黄华镇区域,以“黄华”表示旧时的黄华,即今黄华关、黄华堡和黄华三个村,以“黄华村”表示今黄华村。

       黄华一带,地属海积平原,境内河网密布,柳黄河西入而注江,龙岐河北来而入海。其南部以黄华山为中心,东连岐头山,西衔炮台山和陡门山,构成一道天然的屏障。“屏障”之外为瓯江口水域,水深港阔,不淤不冻,人称黄华港,与西首的七里港毗连。枕山面海的自然环境和冲要的地理位置,注定其在海防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明《许公堡记》称“黄华一镇,尤为温郡要地。岛夷入犯,必经之道”,历来被兵家视为海防要地。

一、黄华水寨和山寨
       洪武二年(1369)开始,倭寇不时剽掠乐清沿海村落。“非民无以为郡,非兵无以守御”(见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九·兵卫),为防御倭寇,洪武八年(1375),在乐清境内的盘石(今磐石)设卫。不久,在黄华一带置水寨和山寨,隶盘石卫。道光《乐清县志》卷六载:“盘石卫……辖寨三:曰黄华,在黄华山,有山、水二寨,最冲要,前对竹屿,为府城海口门户。曰沙角,前对黄大岙。曰章岙,前对海中三盘、大门。”
       黄华水寨驻上岩塘头,初有战船41艘,与周边驻军互相配合,积极防御,倭患基本得以遏止。到了明中后期,海防松弛,浙南沿海倭寇再度猖獗。嘉靖三十七年(1558)以后,倭寇常由黄华港进入温州、青田等地,遂补造福清、苍山、铁叭喇唬等船30艘,以防倭寇侵扰。隆庆《乐清县志》卷一也有相应的记录,且所载战船数量较《筹海图编》更为精确:

       战船,盘石卫原额大小四十一只,今改造福清、苍山、铁叭喇唬等船三十只,于黄华水寨听用。

       福清船,简称福船,又称大福船,高大如楼,可容百人。底尖上阔,首昂尾高,柁楼三重,帆桅二道,中为四层,可作远洋运输船和战船,是明代水师的主要战船。苍山船,简称苍船,温州人称之为“苍山铁”,船体较小,首尾皆阔,桅橹兼用。风顺则扬帆,风息则荡桨。轻便灵巧,主要用于追敌。叭喇唬船,简称唬船,又称“软风”或“软帆”。底尖面阔,首尾一样。有风竖桅用布帆,无风每侧用桨8支或10支。航速快,便于追逐。

       黄华山寨位于黄华水寨东二里处,在黄华山。《筹海图编》卷五载:“黄华山寨,西离水寨二里。先年贼常登犯,极为冲要。见(通“现”)拨旗军瞭守,外有本港兵船巡哨。”山寨内设瞭望台,供瞭望敌情、火警使用。《筹海图编》卷一地图上标有黄华瞭望台,在黄华水寨东首。

       黄华水寨、山寨的建设与完善,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明朝开国名将、军事家汤和。《筹海图编》卷五称:“洪武十七年,信国公汤和经略沿海备倭,凡卫所城池、巡司、关隘、寨堡、屯堠,皆其所定。”汤和(1326~1395),字鼎臣,濠州凤阳县(今安徽凤阳)人。洪武三年(1370)论功封中山侯,十一年(1378)封信国公。汤和在浙江沿海修筑卫所59座,并募兵6万守之,史称“海上长城”,其中温州境内有温州卫、盘石卫、金乡卫和盘石后、蒲岐、蒲门、钱仓、平阳、海安、宁村等千户所,有力地防御了倭寇的窜犯。汤和去世后,不仅被朝廷追封为“东瓯王”,谥“襄武”,还被沿海民众奉为民族英雄,以不同的方式纪念他,《明史•汤和传》载:“嘉靖年间,东南苦倭患,和所筑沿海城戍,皆坚敌,久且不圮,浙人赖以自保,多歌思之”。黄华彼岸,即瓯江口南岸的龙湾宁村至今仍流传着“汤和信俗”,并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三至十七举行活动,以纪念汤和的丰功伟绩,缅怀抗倭将士的英勇事迹。

       开展海上巡哨,是黄华水寨驻军一项重要的职责。而且,巡哨时通常会联合周边的驻军,在预定的时间和区域进行,谓之“会哨”或“巡洋会哨”,对幅员辽阔的海洋进行横向防御。
   
二、旧垒曾防寇
       洪武二年(1369),倭寇掠乐清沿海村落;十七年(1384),犯岐头。至明代中后期,海防松懈,倭寇更加泛滥,致使“嘉靖数十年间,倭连岁入寇,城虽幸全,而人死者甚众,东西两乡河上闻鬼哭,井中嗅人腥,有邑以来未经之惨”(见道光《乐清县志》卷十六·杂志·寇警)。

       而作为瓯江门户的黄华一带,倭寇侵扰首当其冲,当地驻军和老百姓每每奋起抗争,在瓯江口畔写下波澜壮阔的抗倭长卷,或悲壮,或激昂,一幕又一幕,深深地烙在历史的荧幕上。
       嘉靖三十一年(1552)三月,倭寇数千人犯黄华,栝州(亦作栝苍或括苍,今丽水)三十六勇士得知消息后,即刻前来迎战。他们身穿纸甲,手持铁搊,极为勇猛,但终因众寡悬殊,装备落后,全部血洒瓯江口畔。

       乡民见倭寇人多势众且凶残暴戾,惊惶失措,顾自逃命,不敢支援栝州勇士,邑人张司舆目睹此情此景,深感愤慨,只身把守陡门,迎战尾追而来的数千倭寇,手刃倭寇数十,终因寡不敌众,献出年轻的生命。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倭寇犯黄华,浙江参将汤克宽率军予以击退,并追杀至黄华山外的下马洋,大败倭寇。《钦定四库全书·浙江通志》卷三十八载此事。汤克宽(?~1576),明中期抗倭名将。南直隶邳州(今江苏邳州)人。嘉靖中,世荫官都指挥佥事。后充浙江参将,击败入扰温州之倭寇。后为副总兵,驻金山卫,提督海防诸军,因倭扰嘉定、上海,被劾,夺官从军。都御史王忬荐为浙西参将。复失利为白衣。三十四年,从总督张经大败倭寇于王江泾,斩杀2000余人。又被劾论死,久之赦免。四十三年,从俞大猷大破海倭于广东海丰,为惠、潮参将,擢狼山副总兵。屡败倭,晋署都督佥事,为广东总兵。万历四年(1576),鞑靼进犯古北口,率军追击,遇伏战死。

       嘉靖三十三年(1554)夏,倭寇自黄华登陆,犯胡家垟,焚劫长山(今柳市镇象山村)郑家,后至省城被歼灭。是年冬,倭寇90人,乘茅箬船一只,船无桅舵,以绳索系石块探测瓯江水道,至宁村(今属龙湾区)遇风浪,窜至黄华。盘石卫驻军得到情报后,立即驾轻舟到黄华追赶驱逐,盘石卫江指挥在奋战中阵亡。
       嘉靖三十七年(1558)三月,倭寇数千人犯黄华海面,蒲岐千户秦煌、应袭千户魏履谦等力战而死。倭寇遂从石马登陆,攻后所,百户傅德战亡。复攻乐清县城,登西塔山,参将张鈇督兵对垒,射杀倭寇头目数人,相持至夜晚,倭寇方才退去。

       是年四月十七日,倭船百余艘自黄华港斩关而入,焚烧民居。再攻盘石,犯温州府城。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五月,倭寇自太平(今温岭)败退,经大荆水涨,遭戚继光军队伏击,斩寇65人,缴获甲仗340余副。残余倭寇逃至黄华,据舟出海。

       嘉靖四十二年(1563)三月,倭寇在福建受重创,从此温州境内倭患平息。道光《乐清县志》载:“迨至四十二年三月十七日,督抚赵炳然统都指挥晏继芳、把总胡震等,率三关兵船会剿福建流江倭船七十余只,斩首数百级,救回四处被掳子女六百余口,自此倭患尽息。”

       倭患平息,海寇继起。崇祯五年(1632)八月,海寇刘香(又名刘香佬)连䑸数百犯黄华、曹田一带,烧房毁宅,抢劫财物,当地百姓遭此大难,惶惶弃家奔逃。温州金盘备倭把总韦古生(即韦宗一)率军捍御,至九月,海寇方才被击退。

三、虎卫关门壮
       崇祯五年,韦古生因击退海寇有功,升为黄华守备。是年,为防海寇卷土重来,韦古生在大蛟门构筑土城堡。《许公堡记》载:“岁在壬申,守者弗戒,寇得间焉,猖獗内及,村落为墟。既已藉韦君古生之力,捍御汛扫,稍得休息矣。当事者嘉其绩,擢君守备是地。周视险阻,策其长便,请于前兵宪梅梁祉公,筑为土堡。”

       次年冬,许成章(字石虹)调任温处兵备道,“亲履诸镇,相厥要害。谓吾郡兵汛之防,尤重东北。东北之冲,无踰黄华。门户之键不严,何有于堂奥,则往事之失也”(见《许公堡记》),遂报告巡抚喻思恂(字酲拙,1571~1646),请求改黄华土堡为石砌城墙,并率先捐献俸禄一百金为之倡导,其部属以及附近地张姓等民众受此感召,无不慨慷解囊,踊跃捐资。

       许成章募得资金后,将建城具体事务全部托付给韦古生。韦古生善于筹划,精于管理,且体恤民情,以身作则,深得民心,不到六个月,仅花费五百金,就把城墙建好。

       崇祯七年(1634),黄华石砌城墙告竣,地人感念许成章功绩,取名“许公堡”,因翼山若蝙蝠,又称“蝠城”。新建的许公堡气势恢宏,蔚为壮观,“其所延袤而以里计者,回跱随山而增崇,俯溟渤以下视。其上有楼,可以眺远。其下有机,可以御敌。郡人望之,莫不以为锁钥。既严,震惊可免。讴吟歌舞而祝公者,咸倚为衽席襁褓也。海寇望之,莫不以为言言仡仡”(见《许公堡记》),诚如孙衣言《登黄华关》所言:

虎卫关门壮,龙蟠岛屿平。
山形雄压海,潮气湿连城。
白日鼋鼍出,高风雁鹜声。
巍巍汤信国,威望此峥嵘。

四、明时寨城清时关
       民间至今流传着“明时寨城清时关”的说法,对明清时期黄华一带的战略地位及海防、海关功能,作了扼要但不是很精确的概括。
       黄华一带,明初设水寨和山寨,明末建城墙,统称黄华寨城。但值得注意的是,黄华关称谓同样兴起于明代,而非清代。

       洪武初设置的黄华水寨和山寨,隶盘石卫,实行卫所制。卫所军士别立户籍,称军籍,通常世袭,以区别于民籍。军籍属都督府,民籍属户部。军士服役于卫所,携带家属,戍守一方,世居一地。军士分守备和屯田二部分,比例不定,按时轮流,屯田所收获的粮食供给守备军及官吏,这种寓兵于农、守屯结合的模式,基本解决了庞大的军需,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朱元璋曾不无得意地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然而,任何事物总有两面性,卫所制也并非完美无缺,卫所军士以屯种为业,其机动性和战斗力自然下降。明万历《绍兴府志》载:“卫所军承平无事,江南诸省率用以转漕,舍刃持橹,浙虽有海备,亦半漕焉……卫军既骄,阵没者又以死事录功,有司惮用之。”另外,卫所制实行兵将分离,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凡有战事,朝廷临时派遣将领,调集卫所部分精壮军士,组成战时编制,作战能力大打折扣。到了明中后期,边患日益加剧,海患此起彼伏,临时性的调兵遣将愈发显得捉襟见肘,应接不暇,于是营兵(包括营汛)制应运而生。

       营兵由什长、队长、哨官、把总、守备、都司、游击、参将、副总兵、总兵统属,直属兵部。一般不世袭,无户籍限制,不参与屯田耕作,服役期限通常不长。多战时创设,事毕汰兵撤营,但在重要的军事防御卫则常川(指连续不断从事某项差使)戍守。营兵不随家属,更接近现代兵制。

       所以明中后期,其军事制度由原先单一的卫所制转为卫所制与营兵制共存。嘉靖三十八年(1610),浙江沿海一带,倭寇泛滥,单一的卫所制实难应付,于是改制盘石卫为盘石营(名称因习惯以使用盘石卫为多),改守备为参将。

       盘石营有两支营兵驻扎黄华一带,一支是陆兵,隶属标营,负责陆上防御;另一支是水兵,隶属金盘把总,负责海上防御。

       明中后期,实行营兵制的盘石营标营、黄华关与实行卫所制的黄华水寨、山寨并存,盘石营标营和黄华关官兵以外出哨守御敌为主,前者巡防陆地,后者汛期屯泊海上,平时驻扎黄华一带;而黄华山寨军士以瞭望坐守为主,黄华水寨军士除坐守外,还要开展日常海上巡哨。营兵制的“兵”和卫所制的“军”各有分工,互为补充,但以兵为重,以军为轻。万历《绍兴府志》曰:“兵御敌而军坐守,兵重军轻,军借卫于兵壮,军乃复充兵。”明末清初地理学家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简称《方舆纪要》)称:“黄华水寨,东接大海大、小门,南枕港口,乃温咽喉也。又山寨在水寨东二里。黄华之外为下马洋,有黄华关,汛守最切。”黄华关官兵规模及汛守范围。

       清代,黄华一带的军事机构称呼亦非一成不变,顺治年间及康熙前期,多称黄华寨城,或称黄华寨、黄华关寨城,驻址黄华城内。顺治《浙江温州府属地理舆图》自东往西依次罗列标营、黄华寨、黄华墩台和黄华水寨。初刻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的《乐清界境之图》标有黄华寨和岐头寨。至康熙中后期,黄华关称谓才真正流行起来。绘制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的《皇舆全览图》已标有黄华关。此后,雍正、乾隆、道光等年间绘制的地图,均标记黄华关。

       上述所称黄华关,是指军事意义上的关隘,明代中后期开始与同隶金盘把总的飞云、江口、镇下合称四关(见道光《乐清县志》)。而光绪《乐清县志》卷十六·考证则云:“黄华关与江口、镇下、分水,明时并称四关,本因扼要而名。”“四关”中飞云和分水两书说法不一,不知孰是孰非。从地理位置分析,黄华关即黄华水寨,位于瓯江入海口,属乐清。飞云关即飞云水寨,位于飞云江入海口,属瑞安。江口关即江口水寨,位于鳌江入海口——鳌江镇,属平阳;鳌江镇古称江口镇,始于唐代,是军戍重镇。镇下关即镇下门水寨,位于沙埕港入海口,毗邻福建,旧属平阳,现属苍南。据此,笔者更倾向于道光《乐清县志》所说的四关,即黄华关、飞云关、江口关和镇下关。

       清代,黄华关不仅是军事关隘,还是榷税关津(海关)。康熙二十四年,宁波建立浙海关,下设温州、瑞安、平阳等15口。温州口又在永嘉县宁村(今属龙湾区)、状元桥(今属龙湾区)、乐清县黄华关、蒲岐等4地分设4个旁口。光绪《乐清县志》卷三载:“温州海关四,乐清有二:黄华关、蒲岐关。”清代乐清海关关署初设黄华,光绪间(1875~1908)迁蒲岐南门城口的天后宫处。这些海关(旁口)的主要任务是对进口洋货、国内转口及出口外销的土货征收货税,对进出港中外船舶征收船钞(也称梁头税);管理进出港船舶和货物,查禁走私活动。
       综上,黄华关、蒲岐关、宁村关和状元桥关虽为清代浙海关温州口下属的四个旁口,但因其属海关系统,民间习惯称之为温州四大海关。

       而今,黄华关以及雄伟壮观的城墙,如同瓯江里的浪花,全部消逝在浩瀚的历史波澜中,唯有抗倭御寇将士不畏牺牲、卫民守疆的精神,仍闪烁在时光的记忆里,激励着黄华一带的人们,勇立潮头,奋楫扬帆。

       现代教育家、上岩村人朱焘(字叔华,1901~1991)写有《登黄华关》一诗,或可作本文结束语:

一道朝阳铺水红,黄华关外眺晴空。
江云断续征帆急,故垒兴亡新筑雄。
更喜山河锦绣里,不妨藜杖野花中。
登临此地几今昔,何处长瞻碣石鸿。

张良好/文 乐清海防办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乐清上班族网 ( 浙B2-20100310-1 )

GMT+8, 2024-9-8 08:55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