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上班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9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英学校丨校园讲座|让孩子拥有“掌控感”,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复制链接]

6427

主题

6431

帖子

7588

积分

小朋友

Rank: 1

积分
758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乐清之窗 发表于 2025-5-21 09: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电信
        在家庭教育中,常常陷入一个怪圈:总希望孩子“听话”“懂事”,却在不经意间剥夺了他们掌控自己人生的权利。

        5月18日下午,学校有幸邀请到了知名家庭教育专家林甲针老师为家长们分享亲子沟通的智慧。三百多位家长冒雨赴约,开启这场关于“理解与对话”的家庭教育之旅。
        林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被过度掌控的孩子,往往会在成长中迷失自我,甚至滋生心理问题。真正的教育,不是替孩子披荆斩棘,而是教会他们自己握稳人生的方向盘。
为什么孩子需要掌控感?
        当孩子习惯被父母包办一切选择时,小到今天穿什么、吃什么,大到选哪所学校、学什么专业,孩子就像被提线的木偶,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要么变得极度依赖,离开父母寸步难行;要么在沉默中爆发,用叛逆对抗控制。

        林老师强调:“家庭教育是‘养人’,而不仅仅是‘养分’。”真正的爱,是让孩子在试错中学会选择,在承担后果中收获成长。
警惕!你给的可能是“有条件的爱”
        “考满分妈妈才开心”“听话爸爸才爱你”……这些看似平常的话语,却像一把把隐形的刀,将孩子的自我价值与父母的期待牢牢的捆绑在一起。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要么为了取悦父母拼命迎合,要么在长期压抑中积攒怨恨。请记住:孩子的价值,从来不由成绩、听话程度定义,而是源于独一无二的他们本身。
小心!你的夸奖方式可能正在害孩子
        “你真聪明”“你太厉害了”,这样的表扬看似在鼓励孩子,实则暗藏危机。研究表明:过度强调天赋的夸奖,会让孩子害怕失败,不敢尝试有挑战性的事。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是:“这次你反复练习,终于学会了跳绳,太了不起了!” 把关注点从结果转向过程,才能帮助孩子建立真正的自信。
孩子出问题?先从家庭关系找原因
        林老师提醒:一切问题,都是关系出了问题。当孩子情绪暴躁、成绩下滑,与其忙着指责批评,不如静下心来反思“最近是不是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家庭氛围是否过于压抑?”少一些“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多一句“我知道你很难过”,用共情代替说教,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
手把手教你培养孩子的掌控感
        从生活小事开始:让孩子自己决定穿哪件衣服、晚餐吃什么,在日常选择中积累自信。

        允许犯错,鼓励试错:打破“完美主义”的枷锁,告诉孩子:“失败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

        学会适时放手:从“亲密陪伴”到“得体退出”,随着孩子长大,逐步把人生的选择权交还到他们手中。

        教育不是雕刻模具的机器,而是点燃火种的艺术。真正成功的父母,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向后退一步——退一步,是为了让孩子有空间向前跑。
来源: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乐清上班族网 ( 浙B2-20100310-1 )

GMT+8, 2025-7-2 08:25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