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5·20”这个爱意与温暖共舞的日子里,小学分校体育馆内,一场由学校学生心理发展与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育英心吧)与梅溪文学社精心策划的联合活动悄然启幕——“藏在时光里的爱——爸爸妈妈,我在育英,为你写诗”五感闯关心理游园。
活动由文学社周双双老师主持。周老师温柔的话语,似一缕春风,轻拂过每个人的心间,拉开了这场爱的帷幕。随后,小学分校副校长黄灵君致辞。她首先对各位社员及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她强调,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滋养。她希望通过这次特别的活动,让亲子间的爱一直能被看见、听见与铭记,继而成为孩子成长中的一份最为珍贵的礼物。
其后,学校专职心理教师高芳芳老师讲解心理游园规则,为这场爱的探索铺就了道路。在芳芳老师的讲解中,“听、看、闻” 三关,似三把钥匙,开启回忆的宝盒。在这几关中,同学们可在照片里回忆温暖瞬间,能在声音中辨认父母深情,也能在气味里回味家的味道。之后的蒙眼拥抱环节,更能让爱如潮水,在亲子间涌动……
紧接着,项卫飞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了 “五感” 写诗课堂。项老师从“唤醒记忆,情感定格” 出发,引导同学们借助视觉回顾生活中的点滴、听觉回味父母的唠叨与笑声、嗅觉联想家的味道等五感体验,深度挖掘孩子们内心的情感。接着,她引领孩子们通过 “诗化表达,情感寄托”,将日常场景转化为诗意语言,如把雨天母亲撑伞具象为“伞骨向我倾斜成港湾”等。最后,项老师提点同学们进行“成诗润色,情感呈现”,以游园感受分行,巧用标点、删减口语,让诗句饱含亲情。
心理游园环节,同学们带上专属的礼物袋,积极参与,在体验中回忆与父母的点滴。
看·时光里的温柔印记 儿时的亲子照片墙前,孩子们静静观看,为回忆打分。指尖触碰的不仅是分数,更是某个最温馨的瞬间。“10分!”有孩子毫不犹豫地夹上爱心夹,笑容比阳光还明亮。
听·藏在声纹里的牵挂 按下按钮的瞬间,熟悉的笑声或叮咛倏然流淌。一声“宝贝”一个“小名”,让孩子们咯咯笑起来:“是妈妈!”那些以为平凡的日常,原来早已刻进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闻·家的气味博物馆 毛绒玩具上的阳光味、妈妈衣服上的香味……孩子们闭眼轻嗅,紧紧抱住代表“家”的物件。原来气味是无声的时光机,一秒就能穿越回安全感的港湾。
触·拥抱能量补给站 蒙眼的父母张开双臂,通过体温和心跳辨认自己的孩子。一个5秒的拥抱,无需言语——爱的密码,身体永远记得。
写·触摸不到的爱,诗听得到 从草稿纸、到卡片,再到亚克力板上,在梅溪文学社周双双老师和项卫飞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用他们稚嫩的笔触,一遍又一遍地书写着心中对父母的爱意。诗歌成了触摸不到的爱的具象,而父母读诗时微红的眼眶,是最好的回应。
整场心理游园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细碎的感动。当五感被逐一唤醒,我们忽然明白:所谓亲情,不过是所有感官共同记住的,关于“爱”的集合。
随着拥抱时的欢笑与泪水交织,这场充满诗意与温情的活动缓缓画上句点。但孩子们用五感捕捉的爱、用文字书写的情,早已成为育英校园里最动人的风景……
在育英,我们用爱回应爱。
爸爸妈妈,我在育英,为你写诗:
来源: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