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上班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0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童友好|指尖上的非遗——乐清市实验小学银溪校区非遗文化实践活动

[复制链接]

6427

主题

6431

帖子

7588

积分

小朋友

Rank: 1

积分
758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乐清之窗 发表于 2025-5-26 09: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电信
        2025年5月21日,乐清市实验小学银溪校区联合乐成街道文明办、北门社区的志愿者们,邀请温州米塑传承人郑小红老师带着“会变魔法的年糕”走进校园,为四年级的学生们开设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课堂——米塑文化。
        课堂上,郑老师先抛出问题:“你们知道米塑是什么吗?它可是用年糕捏出来的艺术品!”看到孩子们好奇的眼神,她一边展示精美的米塑作品图片,一边讲述米塑的历史渊源和民俗故事。“哇!原来年糕还能变成这样!”惊叹声在教室里此起彼伏。
        最激动人心的是动手环节!郑老师现场演示“枇杷”米塑的制作:先将彩色轻泥反复揉匀,再捏出椭圆的枇杷果实,点缀上翠绿的叶子…… 同学们紧跟步骤,小手上的米块渐渐有了模样:有的搓出金黄的“果肉”,有的捏出蜷曲的“果柄”,不一会儿,一串串 “新鲜枇杷” 就在掌心诞生了,连空气中都仿佛飘着甜甜的果香!
        这场充满趣味的非遗体验,让同学们不仅学会了用双手创造美,更在揉、捏、塑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温度。当传统米塑遇上童真创意,非遗的种子已在孩子们心中悄悄发芽——原来,老手艺也可以这么“潮”!

        来看看孩子们的收获吧!

捏出来的神奇
四4班胡若雪
        今天老师说要带我们玩“会变魔法的年糕”,我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原来这就是温州米塑,还是非遗呢!我偷偷捏了捏自己的年糕,心想:这真的能做出花花草草各种造型吗?

        郑老师先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超逼真的米塑枇杷,金黄的果肉鼓鼓的,叶子上还有细细的叶脉,看起来就像刚从树上摘下来的!老师笑着说:“米塑不仅能做枇杷,还能做各种各样的东西呢!”

        终于轮到我们动手啦!我拿到一团黄色轻泥,按照老师说的,先像搓汤圆一样揉啊揉。哎呀,怎么越揉越粘手?我憋着劲慢慢揉,泥团果然变得光滑了!接下来捏枇杷身子,我把泥团搓成椭圆,再用手指压出一道小沟,嘿,有点样子了!该做叶子啦,绿色轻泥在我手里变成了“饺子皮”,用笔尖刻上叶脉时,我生怕把叶子“划破”。最后把叶子粘在枇杷上,一串黄澄澄的“枇杷”就诞生啦!

        原来米塑不是老爷爷老奶奶的“老古董”,而是能在我们手里变魔法的宝贝。下次我还要试试捏更多东西,让这份神奇在我手里继续“生长”!

触摸传统,感受非遗文化
四4班 徐誉喆
        通过郑小红老师的讲解和视频展示,我了解到米塑不仅仅是简单的捏塑技艺,更是承载民俗信仰,节庆礼仪的文化符号,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那些栩栩如生的龙凤、花鸟、人物形象,竟是用糯米粉和颜料一点点捏制而成,匠人的巧思与耐心令人叹为观止!

        当我们亲手尝试捏制米塑时,才真正体会到“看似简单,实则艰难”——指尖的力道,色彩的搭配都需要反复练习,这让我对非遗传承人的坚守多了一份敬意。看着自己捏的一串枇杷,虽然歪歪扭扭,但过程却是乐趣非凡。非遗传承不仅是“保存”,更需要“参与”。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理解技艺的珍贵。

        米塑像一颗被时光打磨的珍珠,需要我们擦去尘埃,重新发现它的光芒。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启蒙,更是一份责任感的萌芽——非遗的延续,离不开每一代人的接力,非遗保护并非遥不可及!
来源:乐清市实验小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乐清上班族网 ( 浙B2-20100310-1 )

GMT+8, 2025-7-2 11:37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