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号晚上七点,七里村党群服务中心三楼的灯光格外明亮。宣纸铺展,墨香氤氲中,30余位村民、企业职工和周边群众齐聚一堂,其中既有专注临摹的成人,也有稚嫩执笔的小学生——这标志着由七里村党委联合七里港书画院、村镇银行共同打造的“红七月”夜校书法培训班正式启幕,一场融合文化惠民与制度创新的文明实践在此生根发芽。
三方协同 筑牢文化服务基石 本次培训构建了高效协作机制:七里村党委搭建平台,提供场地与后勤保障;七里港书画院选派专业师资,承担教学核心任务;村镇银行则统一配齐笔墨纸砚等物资。三方优势互补,形成"场地+师资+物资"的全链条保障体系,确保公益培训可持续运行。
诚意金机制 激发学习效能 为提升学习实效、避免公共资源浪费,培训班创新推出公益导向型诚意金制度:学员预缴200元诚意金,由班委统一管理;结业时出勤率达80%者全额退还;出勤不足者按缺课1节扣30元标准执行;所扣款项全额转入村级慈善公益金"这个设计既督促学习持续性,又将履约行为转化为公益力量。"村党委负责人在开班仪式上强调,"缺席的每一堂课,最终都将化作帮扶邻里的善意。"
文化惠民 涵养乡村新风尚 培训现场,七里港书画院院长亲自示范握笔姿势,孩子们踮脚临摹的身影与职工们凝神书写的姿态相映成趣。"下班能带着孩子一起学传统文化,还有制度保障学习质量,这样的夜校办到了我们心坎上!"企业职工王女士的感言道出了学员心声。
随着墨迹在宣纸上晕染开来,七里村的文化夜生活被赋予了全新内涵。这场始于翰墨的"红七月"之约,正通过制度创新将文化惠民与公益善治巧妙联结,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精神动力。据悉,该模式将延伸至后续的声乐、手工等系列课程,持续点亮村民的文化夜空。
来源:今日柳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