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准确定教学内容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记建设路小学第三次集体备课会 伴随着十二月的脚步,我们的集体备课在悄然发生着,在各级段的办公室,随时有我们思考、讨论的身影。暖暖的冬日里,我们两校区的集体备课会,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一年级组老师集思广益,开展了以“有效识字、扎实写字”为主题的集体备课活动。
二年级组老师就童话故事教学,进行了一课一研,针对《狐假虎威》进行深入研讨。
三年级组老师针对《父亲、树林和鸟》一课,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各老师认为教学时,要有文体意识,根据记叙文的特点,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揣摩,在举一反三中活学活用。
四、五年级组内老师们在听完了王炎老师《金色的草地》的课后,聚在一起,对这节课开始了打磨,老师们都积极发言,提出了自己独特见解,让人获益匪浅。这样在磨课中磨练团队,磨练课例,老师们从别人的发言中看到自己平时所忽略的、所不在意、甚至是错误而不自知的教育教学行为,更新了理念,明晰不足。
六年级组语文老师这次集体备课分两个环节:先自查找资料,再集中交流。共同探讨如何上好鲁迅专题作品,最终讨论得出这样的方式,以教材为依托,辐射鲁迅经典作品,从而更好地认识了一位忧国忧民、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人物形象。六年级备课组长组织学习统编教材中关于第五、第六单元的编排思路与建议,把握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关注问题、落实语用,让教育真正发生。叶云丽老师和蒋慧琼老师分别解读了两个单元的编排,前后内容的衔接等。
一、二年级数学老师就卢秋云老师的《图形的运动》一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针对图形的运动单元如何更加精准确定教学内容,老师们各抒己见,从利用前测精准分析学情、加强运动角度的活动练习设计这两方面进行讨论。
三年级集体备课时针对第七单元内容进行整合,在认识四边形的基础上,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充分体验周长的概念之后研究平面图形的周长,在第七单元的拓展部分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周长与图形的大小有关。
四年级数学组老师就教学疑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老师们针对本册内容和最近的教学情况进行了交流。张丹英老师指出,四年级的内容难读提升了许多,抓住教学重难点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吸收情况,将课上重难点突破,课下辅导相结合,领着孩子走进中高年级的学习状态。四年级的蔡宇丹老师进行第五、第六单元内容资料梳理,叶金艳老师讲解《积的变化规律》的设计思考,老师们基于单元视觉,对每个环节进行磨课,研磨教学思路,交流互动。
五年级数学组,针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展开讨论。为精准确定教学内容,老师们对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学情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老师们通过探讨认为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探讨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内在的联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等。同时注重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六年级数学组老师进行了“立足大单元视角下的教学实践及思考”的备课研修。老师们立足大单元的视角,将前后知识视为一个有机整合,在对比和联系中感受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为后续教学打好铺垫,明确教学走向。同时基于学情,调整教学环节,引发学生进行一场“真正的学习”。老师们从研读教材,把握知识体系入手,进行有机整合,重组教学,以学定教,调整实施环节。
英语教研组根据本次校艺术节四、五年级英语书写比赛中出现的情况做分析和经验交流,大家针对学生出现的书写问题以及后期如何整改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美术组的老师组织了本学期的第三次集体备课,讨论下阶段的有关工作。着重讨论研究二年级剪纸课的教学,从课堂的导入,新课的重难点的分析和教学,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剪纸作品,进而能进行欣赏评述等。各美术老师各抒己见,收到良好效果。美术组的郑伟老师上《船儿出航》试课,黄良萍老师上《动物的斑点》公开课,老师们积极对授课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结合自己所准备的钻研材料,提高补充、修改意见,彼此取长补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案及方法。
音乐组老师针对《雪花带来冬天的梦》。认真品读教材,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马旭霞老师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音乐组老师各抒己见,集体讨论分析课的流程及对策。记录修改后的音乐教案。
体育组、信息组等各组,也在实际操作中,发挥各自的特长,集体备课,更好地进行下一阶段的教学。
一路教学,一路集思广益,集体备课的智慧在教学中闪现。精准确定教学内容,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我们一直在努力!
来源:乐清市建设路小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