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上班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9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遇路人命悬一线!这位乐清医生果断

[复制链接]

6445

主题

6449

帖子

7643

积分

小朋友

Rank: 1

积分
76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乐清之窗 发表于 2021-3-20 09:5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电信
人“你看我现在全好了,真的太谢谢你了。”
3月8日,
正在上班的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生
王旭彬收到了一封感谢信和一面锦旗。
送来锦旗的是温州市民陈义,
在他的介绍下,
王旭彬才回想起20多天前发生的事情。

正月初四11时许,温州新南亚大酒店,陈义与亲戚在那里吃团拜酒。刚夹了两口菜,他便感觉人非常不舒服。“老婆,酒我不吃了,我很难受,先回家休息。”陈义脸色惨白,简单地吩咐了一句,便扶着墙摇摇晃晃地走出包厢。

此时,王旭彬正踏入酒店,在走廊上看到一名男子蹙着眉头、脸色苍白、满脸冒冷汗地往外走,出于医生的敏感,他停住脚步远远看着他。“眼看着他晕倒在地上,身边围着他的家人,全都已经慌了神。”王旭彬跑了过去,见对方脸色发青,呼叫没反应,跪在地上用手触摸了一下他的颈动脉,感觉搏动不明显。王旭彬立即开始为他做心肺复苏,同时嘱咐他家人赶紧拨打120,几分钟后,陈义苏醒了过来。随后,陈义被救护车送往了温医大附二院进行进一步治疗。王旭彬见情况已经稳定,便默默离开了。


陈义在医院住了十来天,进行了各方面的检查,身体渐渐恢复后,他出院了。“住院时,我的主管医生跟我说,若不是当时有人给我紧急做心肺复苏,我有可能会变成植物人。”陈义说,这是救命之恩,一家人都没齿难忘。

出院后,他便想找到当时救他的人,亲自上门道声谢。“但时间已经过去好多天了,那位好心人也没有留名,只知道他可能是一名医生,在隔壁包厢吃饭。”陈义说,当天亲戚聚餐时,很多人都在现场看到了这名医生,于是他便让亲戚们去打听。“我的大伯、婶婶、姑妈全都帮我去找人,最后多方打听,我姑妈的一名亲戚认识这名医生,说是乐清市人民医院的。”陈义说,他赶紧去制作了锦旗,手写了感谢信,特意从温州开车来到乐清市人民医院,对医生亲自说出那句迟到的感谢。

感谢信上,陈义写道:“感谢救命恩人王旭彬,当我与死神擦肩而过,是你把我从死神手里抢救回来,为我赢得最宝贵的抢救时间,千言万语表达不了我们一家人的感谢之情,是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收到这份沉甸甸的感谢,王旭彬有些意外。“这其实没什么值得宣传,任何一个路过的医生看到这样的情况,都会上去提供帮助的,这本就是我们医生的职责。”王旭彬说,与陈义聊天后,得知他恢复得很好,自己由衷地替他感到高兴。同时,他也深深体会到掌握急救知识的重要性,若当时不及时施救,陈义的情况确实非常危险,但当时多数人都只是围在那里,不知该如何施救。

“每个人都有必要学会心肺复苏技能,在关键时刻便能救他人一命。”记者了解到,在这之前王旭彬也有过救人的行为,他也是医院的团委书记,业余常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商场、社区、学校等都留下了他和团队的身影,传播科普心肺复苏的方法,教老年人记“120”口诀识别中风,宣传急救知识。

据悉,我国成人心肺复苏普及率不到1%,而大部分城市120救护车反应和到达时间平均需要十几分钟,这意味着很多急危重症患者将错失黄金抢救时机。王旭彬介绍,乐清已经有专门的心肺复苏推广小组,公益推广了多年,希望每一个市民都能学会这项技能,多一人掌握急救知识就多一点光亮,照亮急救时刻的黑暗。想参与的市民可关注“乐清市心肺复苏推广小组”微信公众号。
来源:乐清市人民医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乐清上班族网 ( 浙B2-20100310-1 )

GMT+8, 2025-8-15 17:22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