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朝春醒,万物清明。细雨亲吻新芽,柳枝轻拂春风,相思一片心底起。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常怀感恩之心,常思幸福之源,实小的孩子们都这么做……
彩蛋绘春思 谁说清明只能emo?银溪一(4)班的孩子们用薄荷绿、樱花粉、雏菊黄等各种缤纷色彩,DIY一颗颗幸运蛋,把所有喜爱的春意都揉进蛋壳纹路里。
纸鸢剪春色 清风托纸鸢,扶摇上青天。银溪四(2)班的孩子们在银溪社区志愿者阿姨们的带领下了解清明习俗与纸鸢文化,用画笔在空白纸鸢上勾勒出春燕、繁花等图案,用缤纷色彩诠释对春天的想象。活动中,同学们互帮互助,分享创意,教室化作一片童趣盎然的“春日画廊”。
青团暖春意 清明至,艾草香。清明怎少得了甜糯糯的青团呢?银溪一(1)班、一(2)班和一(4)班的孩子们在家长老师的指导下,亲手揉面、裹馅、塑形,将春天的绿意包进软糯的青团里。从认识青团到制作成品,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深入了解了清明吃青团的习俗寓意——缅怀先人、寄托思念。
冷食亦暖心。不论甜咸,青团馅里,总藏着中国人含蓄的相思。
人间四月天,柳色新,春莫负。他们皆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也会诵读着“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但孩子尚小,也许未深度领悟清明追思,但留在他们心中的清明文化,却是一粒种子,会在未来某一天破土而出,蓬勃出一个崭新的春天。
来源:乐清市实验小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