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晚,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开幕式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通过质朴的情感、简约的编排,展现残疾人生命绽放的动人时刻。参演人员中有30%是残疾人,其中舞蹈《冬残奥圆舞曲》中的一个靓丽身影来自乐清,她就是翁垟女孩丁芳洁。
这是丁芳洁第二次接触奥运。2008年,她参加过北京残奥会吉祥物发布会的表演。3月4日晚,作为《冬残奥圆舞曲》的舞蹈演员之一,丁芳洁登上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舞台,不久后的闭幕式上也将会有她的身影。
“第一次参与,我是幸运的。第二次参与,我是幸福的。”昨晚,记者微信连线到丁芳洁时,她如是“说”。
今年32岁的丁芳洁,在一岁多时因高烧打针失去了听力。7岁时,家人将她送到乐清市特殊教育学校。那时的她,高高瘦瘦,时任特校老师的曾丽一看便觉得小芳洁是个跳舞的好苗子,召她加入学校舞蹈队。
由于此前没有接触过舞蹈,已经7岁多的丁芳洁身体“有些僵硬”。“我记得给她压腿,虽然她的眼泪哗哗往下掉,但练习强度丝毫没有松懈。”回忆起训练的日子,曾丽忍不住心疼,“当时我想要她跳得好,真的很严厉。”
但年幼的小芳洁从未对家人提过训练的苦。母亲看着她满身斑驳的淤青印记,心疼地落泪,几次劝女儿放弃。“我们家族里没有出过跳舞的人,我们也不懂舞蹈,不想孩子吃这份苦。”丁妈妈说,但小芳洁很执着,不仅不诉一声苦,还利用所有能利用的时间和机会去学习舞蹈。
小芳洁的这份执着,邻家姐姐朱芬印象深刻。那时朱芬刚从舞蹈学院毕业回乐发展,小芳洁上门求师,请朱芬在课堂之外为自己“加课”。“习舞之人对乐感的敏感性有很高的要求,芳洁听不到声音,我们就用手指头‘摆’节拍,她非常有悟性,稍一讲解就能领悟。”朱芬说,她在小芳洁的眼里看到了坚韧,见到了光。
“我们能够感受到舞蹈给了她生活的动力。”姐姐丁芳玉告诉记者,去特校读书需要寄宿,起初母亲放心不下女儿住校,曾尝试让她带上助听器去普通学校就学。但由于身体原因,最终妹妹还是选择了特校。好在曾丽老师如长姐般照顾她,虽然训练时对她很严格,平常很是关爱,还让芳洁当舞蹈队队长,让她找到了自信和成就感。也正是特校的扬长教育,让丁芳洁以及越来越多的特殊孩子有了出彩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听障人士排练舞蹈是很难的,他们听不到旋律,找不到拍子,在特殊学校的舞蹈教室里都装有鼓,木板下都装了传达震动的装置,老师的每一次敲击都能在地上形成较强的震动,让听障的孩子们能感知到。
“与普通人排练不同,在排练时,一个动作要练成百上千遍,形成肌肉记忆。有些动作我也会让他们做很久很久,把动作定型。听障人士练舞,只能通过记忆、重复无限循环,除此之外还有刻苦。”曾丽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曾丽的鼓励下,丁芳洁熬过了最初的彷徨和艰苦,并进入浙江省残疾人艺术团训练,开启了和舞蹈更加紧密的缘分。
“在省残疾人艺术团,我遇到了陈小琼老师,她也是温州人。我到艺术团的时候年龄小,陈老师不管是生活上还是舞蹈方面都很照顾我。在老师和前辈们的帮助下,我很开心有机会在全世界面前展示我们温州聋人舞蹈演员的美好。”在采访中,提及曾丽、陈小琼等老师,丁芳洁有满满的感恩之情。
2005年第六届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舞蹈(群雕)获得金奖;2013年第八届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声乐(姑苏好风光)获得特等奖,戏剧小品(喜车)获得金奖;2017年第九届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舞蹈(红船)获得金奖,声乐(蝶恋花)获得金奖;2021年第十届残疾人文艺汇演舞蹈(树说)获得金奖,声乐(红楼梦幻)获得金奖……一路走来,丁芳洁收获了事业,也在在省残疾人艺术团里遇到了知音——丈夫徐文帅。此次北京冬残奥会上,她和丈夫一起参与了开幕式的表演,并将一起参与闭幕式,成就一段佳话。
从排练、闭环式合练到正式演出,演员们经历了艰苦而难忘的80天。在过去2个多月的排练中,丁芳洁和队员们一次次复盘,一次次推翻,一次次挑战不可能完成的动作,一次次突破每一道障碍,直到遇见更好的自己,完成绝美的作品。
鲜为人知的是,有很多演员都未经过专业的训练,但为了不影响整体效果,他们勇敢面对、咬牙坚持,摔倒了爬起来,没有半刻停歇……特别是进入“鸟巢”后,他们更是没日没夜地加紧排练,几乎每天只睡三四小时,全身到处青一块紫一块。为了保证演出效果,演员和手语老师穿着单薄的训练服,冒着刺骨的寒风,在零下7-8℃的露天场地合练。身处又冷又困的疲惫中,没有人抱怨,也没有人退缩,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个舞台上,自己一颦一笑舞动着的是中国人民的形象。
一切的辛苦化为了开幕式上的惊艳演出。丁芳洁说:“这次在冬残奥会的开幕式上跳舞,在全世界面前展示我们温州聋人舞蹈演员的美好。我们和普通人一样同享蓝天,能同样绽放精彩。感谢政府和社会给了我们特殊孩子越来越多的支持,通过特殊教育帮助我们走得更远。
来源:印象翁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