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日前对 近200位消费者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分三步就可以 开门、放物、关门 然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 权威科普告诉我们 一些“不走心”的冰箱“打开”方式 可能会变成“翻车现场” 那么,把好吃的放进冰箱 应该分几步? 一起来了解一下↓↓↓ 认知调查一:
哪些食品必须“麻烦”冰箱
86.11%的被访者使用冰箱是出于食物保质、保鲜的需要;80%的被访者知道冰箱冷藏是因为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不同消费者对哪些食品必须冷藏保存存在认知误区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专家委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范志红教授说,微生物最容易繁殖的温度通常是20-37度之间,而在0度左右通常会停止或减慢繁殖速度。所以,那些常温存放容易繁殖微生物的食品,必须冷藏。
总结一下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4种情况 需低温保存延长保质时间 ↓↓↓ 食品包装上已经标明需要冷藏(储藏温度0-10℃)的食物,都应及时放入冰箱冷藏室。如酸奶、巴氏奶、奶酪、活乳酸菌饮料、肉类熟食、大部分豆制品、鱼干、虾皮和海米等。
已经开封的食品。如沙拉酱和大部分调味酱,开封之后需放在冷藏室保存。开封后的牛奶和果汁,如一次喝不完须马上盖严放在冷藏室保存并尽快喝完。
室温下存放营养成分流失较快的绿叶蔬菜,购买后应当用保鲜膜或塑料袋包好,分包放在冷藏室内,延缓植物组织的衰老过程。
保存超过2周的鸡蛋,建议冷藏。
认知调查二:
哪些“麻烦”冰箱就麻烦了
不同消费者使用冰箱的目的不同、简单随性
其实,并不是每一种食品 都适合“麻烦”冰箱 有些食品不放冰箱里足以长期保存 比如 饼干、糖果、蜂蜜、咸菜、黄酱 果脯、粉状食品、干制食品等 有些食品在冰箱冷藏 会缩短保质期 比如 芒果、香蕉、榴莲、甘薯等热带水果 通常放在室温阴凉处即可 放入冰箱,反而会提前变质 有些食品在冰箱冷藏 会影响口感 比如 蜂蜜、茶叶、奶粉、咖啡 馒头、花卷、面包等淀粉类食品 认知调查三:
收纳与清理 真心不该嫌麻烦
调查显示 77.78%的被访者 将食物分装密封或加保鲜膜 72.22%的被访者 生熟分开分类存储 51.11%的被访者 根据温度分区存放等
范志红教授解释说,所谓温度分区,是说冰箱不同位置的温度不一样,各类食品存放的最佳位置也不同。一般来说,冰箱下面比上面冷些;靠里面深处的地方比靠门边的地方冷些;开门的部分温度最高。
冰箱清理周期是多久? 调查发现 13.89%的被访者 每周清理一次 14.44%的被访者 一年或一年以上才清理一次 42.22%的被访者每月一次 29.44%的被访者半年一次 那么 冰箱最好多久清洁一次呢? 范志红认为 冰箱最好每月清洁一次 内壁、隔板等都要洗干净
还需注意的是,冰箱放置食物时间不宜太长,剩饭、剩菜、豆浆、肉汤、豆制品等食物从冰箱取出后,再次食用前必须彻底加热。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