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屋的柴,三间的囡。”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柳市镇后西垟村流传的俚语。“大屋”和“三间”都是后西垟的老院子,“大屋”男丁多,晚间大伙劳作归来,道坦堆满柴火;“三间”则姑娘比较多。
巅峰时期,“大屋”居住着18户人家。改革开放之后,居民陆续搬出,走南闯北,开枝散叶。如今从“大屋”走出的人家有60多户。“大屋”经历数百年风雨,已经残破不堪。那些在“大屋”下茁壮成长的少年郎,也都年过半百。近日,“大屋”的子孙们同心协力,一起修缮房屋,让这座老宅焕发新彩。
两三百年历史的大屋
“大屋”其实并不大,只是一座小小的四合院,南边是槽门,东西两侧是两层厢房,北边是中堂,后院还有一排小房。很难想象,如此狭仄的空间可以容纳18户人家,上百号人。“以前,每户人家都有六七个兄弟姐妹,这间当时就住着五兄弟两姐妹。”曾居住在“大屋”的村民吴道根指着中堂西边的一间小屋说。
现今,钉在“大屋”槽门横梁上的门牌号是松鹤北路15弄40号,在这张门牌的旁边有一块锈迹斑斑的老门牌,字迹模糊,无法识别。后西垟村村委会副主任吴道献告诉记者:“小时候,我曾搬凳子看过这块门牌,上面有‘八都XX’几个字。”据《乐清县志》记载,明初至清顺治三年(1646年),柳市镇域均属乐清县长安乡八都。由此推算,“大屋”的建筑时间可以追溯到清朝中前期。
“据家族里的老人相传,‘大屋’至少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了。”吴道献说。“大屋”的中堂和两侧的厢房仍保留着原有的风貌,可以看出原屋是纯木质结构,这也是此次修缮的重点区域。
东西两侧的厢房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建。目前,西侧厢房还住了两户人家,其中一户是101岁的吴顺仇老人。老人的女儿吴玲芳告诉记者,老人耳朵有点背,但身子骨还很硬朗,他一生都在“大屋”度过,不愿搬去跟子女一起住。在这里,他感到舒适、安心。
留下共同的成长记忆
“‘大屋’出来的人都非常团结友爱,因为大家曾一起成长,有着珍贵的共同记忆。”吴献道说,那时,居住空间特别紧张,物质极度匮乏,但精神世界非常充实、丰富。
“每天早上醒来,就听到院子里洗漱、灶房里拉风箱的声音,热闹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吴道献说,“每个年龄段都有很多同伴,大家一起上学,放学了在院子里玩。最有趣的要数夏日夜晚了,房间里太闷热,大家都把竹床搬到院子里来,吃西瓜、看星星、听大人讲故事。”
“房子和房子之间只隔了一层竹排墙,挖个小洞就可以钻到小伙伴的房间里玩了。”吴道根说,“邻里之间特别客气、热情,一家有什么好吃的,都会分享给大家;一家遇到什么困难,大家也都齐心帮忙。”
吴玲芳夫家在黄华,她一有空就跑来“大屋”,一是照顾父亲,二是出于对“大屋”的喜爱和留恋。“读书的时候,有同学来我家玩,说我住的地方怎么这么拥挤。当时很难为情,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盖一间大房子。愿望是实现了,但年龄大了后,越发怀念以前兄弟姐妹们挤在一起的日子。”
一起亲手修缮老宅
吴道献等人建了一个“大屋”的微信群,里面有“大屋”子孙300多人。有人提议修缮老宅,大家纷纷点赞,200元、500元、1000元……踊跃募捐。“11月8日开始修缮‘大屋’,十几天时间就完工了,但现在还有人想要捐款呢。”吴道献说。老宅修缮之后,在此居住的吴顺仇、陈三媛两位老人最为受益,他们也想表达一下心意,但都被后生们婉拒了。
“大屋”修缮的重点是中堂的屋顶和梁柱。“我们原计划于今年三四月份修缮,碰到了疫情,夏季又太热,就延迟到了11月。”吴道献说,“我们尽量做到以旧补旧,你看这复古的滴水瓦,就是我们走街串巷,去其他老宅收集而来的。”
参与“大屋”修缮的吴长江告诉记者:“整个修缮过程,没有雇请一名工人,全部是自己人亲力亲为,我们有从事各行各业的人,木工、泥水工都有,大家争相义务劳动。需要什么建材,人人抢着去买。”
吴玲芳常为修缮房屋的人做饭,陈三媛老人也忙着给大伙端茶送水,做午后“接力”。在大家齐心协力之下,“大屋”的修缮工作非常顺利。“我把‘大屋’的图片发给在外地的妹妹,她非常高兴,说一定要抽空回来看看。”吴道根说。
“现在的小孩子,不知道以前的柳市是什么样子。曾经,大屋的周边都是河道,呈‘6’字型,我们在河里挑水吃、游泳、划船。后来这一片河道都填平了,只剩下主河道。”吴道献说,“修缮老宅,保存了我们美好的记忆,也为留住乡愁。”
来源:乐清柳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