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女性在20岁、40-45岁存在两个HPV感染高峰。
从HPV感染到宫颈癌,通常需要3步:
第一步,高危型HPV“乘虚而入”,嵌合到受损的细胞里;
第二步,部分高危型HPV躲过人体免疫系统的“清除”
,持续反复感染,导致宫颈细胞发生转化,发生癌前病变;
第三步,癌前病变从轻度变为重度,最终转化为宫颈癌。
宫颈癌是我国第二大女性恶性肿瘤,
HPV疫苗是预防的最关键措施之一。
HPV疫苗是如何起作用的?
不同“价”PHV疫苗有什么区别?
小编带您——了解 HPV疫苗怎么打?
我国专家
有了新共识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研究发现,99%以上的宫颈癌都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有关,HPV16、18型约占70%.
据统计,80%以上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有过一次HPV感染,90%以上的HPV感染可在2年内自然清除,不足1%的患者可发展至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
疫苗接种是预防HPV感染的相关疾病的有效方法,但不同国家的接种情况参差不齐。
2020年11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规划2030年HPV疫苗接种覆盖率达90%,包括中国在内的194个成员国首次一致承诺消除宫颈癌。 特别是17岁前;有遗传易感和宫颈癌发病高危因素;高危生活方式的适龄女性,如性生活过早、多伴侣、多孕、多产、吸烟、长期口服避孕药、性传播疾病患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HPV感染/细胞学异常、有下生殖道或肝门癌前病变/癌HPV相关病变治疗史。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患有肥胖、1型和2型糖尿病、艾滋病病毒感染、桥本甲状腺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需要强调的是,13-15岁女性在首次性行为前接种HPV疫苗获益最大;肾衰竭血液透析者、器官/脊髓移植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建议与临床医生共同探讨接种事宜。
四种情况不适宜接种
#对疫苗的活性成分或任何辅料成分有超敏反应者,禁止接种;
#有血小板减少症或其他可成为肌肉注射禁忌症的凝血功能障碍者,不宜接种;
#急性疾病常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建议在痊愈后接种;
#若存在经期不适,建议非经期接种。 安全性好 不良反应别紧张
常见不良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接种部位局部疼痛、肿胀和红斑、有瘙痒和硬结,大多可自然缓解。
全身不良反应,往往十分轻微。包括发热、头痛、眩晕、疲劳、肌肉痛、关节痛和胃肠道症状。其中,四价和九价HPV疫苗临床试验中发热十分常见,但症状都很轻微,有自限性,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接种后 仍需定期筛查
HPV疫苗所有HPV感染致疾病进展,因此接种疫苗后仍需进行宫颈癌筛查。
已婚或油性生活3年以上的女性,建议每3年筛查一次,首选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30岁后,还需加做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任何一项出现异常,要进一步检查,比如阴道镜下活检,确诊病变性质。如果一直未发现问题,规律筛查至少65岁。
条件都符合,该怎么选?
1.只担心自己会得宫颈癌:
选二价性价比高
2.除了宫颈癌还想预防生殖器疣:
选四价
3.追求最好的保护效果:
选九价
解答HPV疫苗五大疑问?
打过二价或四价,能再打九价吗?
理论上是可以打,但二价或四价的预防效果已经不错,没必要再重新打九价疫苗。
打了疫苗可以保护几年?
目前的研究数据表明,打过疫苗后的保护作用持续10年,预测模型提示预防的时间更久。
注射HPV疫苗有哪些副作用?
常见的局部不良反应主要是注射部位疼痛、红肿。常见的全身不良反应是发热,其次是头痛、恶心或疲劳。大部分人的不良反应都比较轻微,持续不超过4-5天,无需特殊治疗。
已经有了性生活/结了婚/有了孩子的女性,接种HPV疫苗还有用吗?
有用。接种HPV疫苗对发生过性行为的女性也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
感染过HPV,可以接种疫苗吗?
可以。绝大部分情况下,即使有感染,同时感染两个类型的也很少,四个的更少,九个的几乎没有,所以只要打,就能起到一些防护作用。
HPV疫苗不能替代宫颈癌筛查
无论二价、四价或九价,现有疫苗尚不能预防所有高危HPV类型,即使接种过疫苗也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以实现早诊早治,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来源:乐清市妇幼保健院 |